教学也是学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3-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教育部召开的改革开放40年以来第一次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科研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创新提高科研水平。但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二者的关系,长期以来困扰着大学教师,更是大学改革面临的难题之一。长期以来,对大学教师“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标准,不利于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社会上一些批评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一位教师曾大声疾呼:“大学的首要任务便是育人,用科研去敷衍教学,比学术腐败更可怕。”早在1990年,美国教育家、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在《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报告中就提出了“教学学术”的思想。他认为,“学术不仅意味着探究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而且意味着传播知识,我们把传播知识的学术称之为教学的学术。”“教学支撑着学术。没有教学的支撑,学术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博耶的教学学术思想不仅赋予教学以学术的思想内涵,而且引发了一场当代国际高等教育的教学学术运动。

    崇尚教学学术,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现实选择。大学教师的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教学相长、创生和扩展知识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既在培养学生,又在造就学者。将教学上升到学术层面加以理解,恰恰是对失落的大学教学和传统的“教学非学术”“科研即学术”的匡正。使大学回归教学为本之道、教学重回崇高之地,有效引导和激励教师把精力放在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潜心教学,用心育人,这就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效保证。

    回归教学学术,是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美国学者唐纳德·肯尼迪在《学术责任》中详尽地阐释了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包括教学的责任、培养的责任、指导的责任、服务的责任、研究发现的责任和学术成果发表的责任等。明确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崇尚教学学术,不仅是教师认识和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切入点,更重要的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指出了方向和路径。当然,把教学学术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选择,首先需要大学重新制定教师的评价标准,承认教学的学术性。只有当教师把教学视为学术,把教学作为教师首要的学术责任,自觉追求教学学术能力时,才能不断激发专业发展的内在潜力,致力于教学研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推动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弘扬教学学术,有助于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教学与科研犹如大学的两大引擎,为大学人才培养提供不竭的动力。当年德国教育家洪堡将科学研究引入现代大学,并创造性地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现代大学理念。这一理念却不断遭受质疑,以致在现实中出现了教学与科研的分离与矛盾。实质上,教学与科研都是学术性的,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是科研的延续和深化。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当教学成为学术,无疑会帮助教学重新寻回在大学中的崇高地位,有效协调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为人才培养提供强力支撑。

    (作者系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本文系2019年度教育部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9JDSZK046]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