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潮头立 扬帆起航正当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4-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年来,钟灵毓秀的燕赵大地升起一颗璀璨的教苑明珠:她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她是全国化工医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理事长单位、全国化工高职制药技术类和仪电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学校、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学校、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她是2019年入选河北省“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和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的百年名校。她就是坐落于石家庄东南大门的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多年来,学校围绕“优”“特”“强”的办学目标,秉承“学以进德,工以养技”的校训,发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坚持探索、砥砺前行,沉淀下浓厚的百年职教文化,打造了传授实业技术、沿袭职教之路,依托化工、医药行业培养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已经发展成为历史文化悠久、校园环境优美、办学实力雄厚、就业岗位优质、成长空间多元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作为全国制药类仅有的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的院校,学校将乘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东风,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围绕“地方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的建设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产教融合为主线,聚焦生物医药产业,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行业企业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开创化工医药职业教育国际品牌,努力向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目标扎实迈进。 

发挥领导班子带动作用

培育优秀技能人才

    领导班子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领导班子是一支凝心聚力的团队,一支求真务实的团队,一支勇于创新的团队,一支团结协作的团队。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不断完善议事和决策机制,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共谋职教事业新篇。班子成员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分工协作、相互补台,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奋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在2018年度高校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中,领导班子和党委书记、院长张炳烛均荣获“优秀”等次。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实施1个工程、落实2个责任、完善3个规则、坚持4个结合、占领5个阵地,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机制。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提升工程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加强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和任职培训,教师党支部书记列席系党总支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在专业建设中切实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引领带动作用,强化党支部主体责任意识,培养和造就政治强、业务精的高水平“双带头人”。学校成功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获评河北省高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9年,牵头组建了全国化工医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并成功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和河北省“双高计划”高水平高职学校。

    师资队伍优

    教师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学校通过内培外引、多渠道培养等方式,大力实施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计划,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推进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和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改革,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实现教师总量与质量同步提升。积极探索校企双向流通的人才共享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生产、技术研发等工作,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达83.6%,建成了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

    校企人员共同参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及教学执行,主要实践环节教学由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完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全面实施。

    学校拥有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河北省首批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化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7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师德标兵1人。学校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的学工队伍,辅导员团队蝉联3届河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专科组冠军,拥有河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人,河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1人。

    近年来,学校教师先后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励124项,其中国家级别奖10项,省级奖114项,共立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16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96项,发明专利公布12项。

    培育人才优

    学校作为河北省及全国化工、医药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先后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尤其在战争年代和恢复建设时期造就了大批国家急需的贤才俊彦和社会栋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爱心引领为手段,坚持部门联动、校企共育、家校融合,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和三全育人理念,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牵引,不断探索校企协同育人。在教学中探索创建“三对接、五段式”“四融合、职业能力递进”“工学交融、产学结合”“工学合一、学做一体”“产学结合、学做一体”“三融、四共、五段”“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等多种特色鲜明,充分体现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普适性人才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五级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是复合型人才,在校生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能熟练,毕业生供不应求,甚至未毕业就被抢先‘订购’,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学校党委书记张炳烛说。近年来,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技能大赛国家级别团体奖25项,省级团体奖145项。据麦可思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近5年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平均为98.16%,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为86.13%,就业满意度为88.30%,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水平。毕业生深受企业好评,多人多次荣获任职公司“先进个人”“优秀员工”“岗位标兵”……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等单位连续多年发来喜报表示感谢。这是企业对化院学子的认可,更是对河北化院的肯定。

传承百年职教特色

铸就时代工匠精神

    浓厚的历史特点

    1909年的中国,内忧外患、国运多舛,有识之士努力寻求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之路,认识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重要社会功效。在此背景下,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直隶补习学堂”应运而生,直隶提学使司委任省视学张良弼先生为首任堂长。

    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更名为“直隶甲种工业学校”“河北省立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河北省工业学校”“河北省石家庄轻工业学校”“河北化工学校”,2002年经河北省政府部门批准,升格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伊始,“直隶补习学堂”的办学宗旨是“以简易教法授实业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并补习小学普通教育”。“直隶甲种工业学校”时期,学校以“教授完全之普通工业之知识技能,俾得将来从事工业之目的”为实行普通工业之用。学校在国力孱弱、战乱不止的艰难环境下,坚持办学并不断发展,为支援祖国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得到了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赞誉。

    百年化院是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110余年的发展,始终与民族命运共浮沉,与时代脉搏同起伏,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谱写了中国职业教育从无到有、逶迤曲折、不断发展的精彩华章,记载了化院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开拓进取的奋斗历程。

    突出的行业特征

    几度废兴、几经迁徙,无论抗战时期的辗转流离、动荡办学,还是和平年代的改造调整、发展壮大,直至从中职升为高职,学校传承的精神和文脉一直沿袭实业教育、职业教育之路,秉承“学以进德,工以养技”之理念,沉淀下浓厚的百年职教文化,形成了传授实业技术、沿袭职教之路,依托行业培养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