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地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6-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主要内容。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优秀地域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因。安阳师范学院注重发挥地域文化的基石作用和特色优势,切实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

    一、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时代意义

    安阳师范学院地处古文化发祥地,优秀地域文化是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资源,将其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抵御外来文化渗透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增强文化自信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从而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一)地域文化增添了文化自信教育的吸引力

    安阳师范学院始终秉持文化自信教育的内容贯通古今,而地域文化资源正是文化自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甲骨文文化与红旗渠精神是安阳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甲骨文作为现存较早成体系并且流传至今的古典文字,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鲜明标志,也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甲骨文的发现和深入研究,极大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吸引力。红旗渠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在实践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强大的生命力。这些地域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对于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二)地域文化增进了文化自信教育的亲和力

    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安阳师范学院将地域文化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增强了文化自信教育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特别是地域文化具有地域直观性的优势,其在交通地理上的便利条件,能够让大学生亲身感受到这些地域文化的物质形式及具体内容,增强大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从而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情感认同基础。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也是甲骨文的故乡、殷商文化的发源地以及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为了传承好这些文化遗产,政府部门不断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力度。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商朝殷墟遗址、林州红旗渠等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都可以作为文化自信教育的实体素材加以利用,让大学生漫步于历史长廊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的魅力。

    (三)地域文化提升了文化自信教育的影响力

    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而将地域优秀文化资源融入文化自信教育,有利于彰显地方院校的品牌优势,增强地方院校的教育吸引力。饱含地域特征的教育内容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方式方法,是地域院校特色化发展的精神支撑。殷墟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以及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含民族精神的因子,又蕴含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使大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更加自觉地增强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从而愿意学习地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教育的吸引力。

    二、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实现路径

    以甲骨文为载体的殷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旗渠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安阳师范学院从学校实际出发,发挥自身的地域特色、科研优势,把文化自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切实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安阳师范学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学校组织编写殷商文化、红旗渠精神专题教材,作为文化自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融入这些专题的教学,对文化的解读更加具体、深刻、形象,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同时通过选修课开设“殷商文化专题研究”和“红旗渠精神专题研究”等课程,针对文化自信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专题教育,拓展了文化自信的教育渠道,夯实了文化自信教育的内容,使文化自信教育具体化、系统化、科学化,增加了文化自信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重视与课程思政结合形成协同效应

    利用好课程思政这个抓手,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利用学科特点展现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信教育。安阳师范学院把红旗渠精神体现出的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等精神,用于指导学科教学,在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培育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韧劲、耐心以及创新能力,提高专业学习自信。把殷商文化、红旗渠精神融入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教学创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通过现代形式展现出来,使红旗渠精神的价值在当代充分展现,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又形成了新的文化育人成果,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学生身上得到了传承与发扬,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加强对地域文化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

    文化自信教育需要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文化育人资源,才能切实提高文化自信教育的效果。安阳师范学院高度重视殷商文化研究,创办专业学术刊物,进一步拓展殷商文化的研究,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推进甲骨文数字化研究,涌现出一大批甲骨文研究的学术成果,这些学术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甲骨文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切实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和灿烂成果,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提供了坚强支撑。同时对红旗渠精神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红旗渠精神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等一大批丰富的科研成果。这些学术研究、科研成果,进一步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对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大学生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学习成长,有力地推进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

    (四)加强文化自信教育路径的实践探索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作为文化自信重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自信的根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源的殷商文化更具有代表性。红旗渠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更具有时代性。在文化自信教育中,学校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殷墟博物院、中国文字博物馆等,使学生实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起源,切实感受和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切身感受文化自信的历史渊源和深厚根基。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中,通过实地考察红旗渠,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体现的先进价值和科学内涵。校内建有汉字文化体验馆和红旗渠“三融三进”教育展馆,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同时还开展富有特色的文化自信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

    (五)创新文化自信教育活动内容和载体

    第二课堂是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结合优秀地域文化探索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载体创新,也是文化自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组织开展甲骨文书法大赛、识甲骨文比赛等,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甲骨文、热爱甲骨文,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利用重大时刻、历史节点和历史事件,如组织师生开展纪念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研讨学习活动、定期举办红旗渠精神讨论会等,不断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持续探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内涵,从而塑造民族精神。与此同时,学校在美化校园环境时融入甲骨文文化元素,建立具有文化意义的景观,增添美化校园的文化氛围,切实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环境育人的作用。把甲骨文应用于学校标识等,进一步体现学校的文化育人特色,使甲骨文文化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增强了文化育人的效果。

    地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来源,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的真实、贴切的文化,也是感受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直接的渠道。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中,不仅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了解,增强文化自豪感,更能增强大学生对地域文化以及学校的认同,从而取得文化自信教育的双赢。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杨永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