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 文化浸润乡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6-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什么凉山脱贫攻坚是“难中之难”?一位在凉山扶贫多年的基层干部告诉记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下,各方力量集结凉山,各种资源汇聚凉山,要帮助贫困地区修一条公路、帮困难群众建好一套房子,都不是太困难的事,但是要改变群众千百年形成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必须久久为功、下足“绣花”的功夫。

    四川凉山脱贫攻坚的目标在“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后面加了两句话:“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扶贫与扶志、扶智两手抓,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同步推进,是四川凉山脱贫攻坚的一大特点。

    在凉山彝区,一个家庭普遍有4到5个孩子,接受不了良好的教育,学生便难以通过国家通用语言“第一关”,继而严重影响升学。听不懂上课、难以融入学校环境成为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没文化、不会普通话,更是成为彝族群众走出大山的羁绊。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重要途径,基于这样的认识,四川创造性地开展了“一村一幼”试点,大力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一些区县用“五长”(家长、校长、县长等)甚至“九长”负责制来落实控辍保学任务,努力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让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一人成才,全家脱贫,全域奔康”。

    记者曾在凉山彝区一个边远的村小看到,课间时分,学生们在操场整齐列队,不是做操,而是学习怎么洗手、洗脸、洗头、刷牙。老师手把手地给孩子们打肥皂泡、搓手,有的孩子认真地在看、在学,也有的可能因为紧张,洗头时露出了像打预防针一样的表情……校园里传递文明的一幕幕让人动容。

    一个驻村扶贫第一书记,为了能让群众习惯坐板凳,从低到高,不断调整凳腿的高度,用了一年时间,在锯掉了无数根板凳腿之后,终于让大家接受了坐板凳的习惯……

    在凉山,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四川注重通过“教育智慧”开展移风易俗,解开群众精神之困,并通过开展感恩奋进教育,用文化浸润乡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凉山也因此迸发生机、充满希望。

    (鲁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