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儿童立场 活动课程育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6-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模拟的情境中,学生或游戏或劳动或制作或探究,他们个个专注地活动着,就算老师不发五角星、小红旗,也几乎找不到一个开小差的学生。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在享受玩的过程,经历有趣的学习。“小园艺师”在观察鲜花触摸泥土的过程中认识自然、感受自然,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体会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小警察”在体能训练和寻找钱包的过程中学习遵守社会基本规则,学习推理分析合作,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邮递员”一字一字读懂收件人和地址,然后开始探究送信路线,学习与人交往;检查灭火器的“消防员”学习消防知识,也在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有趣的学习就在玩玩做做的过程中无痕地发生,也就是在“玩中学”“做中学”。学习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获得知识,而是让学生在丰富的经历中拓展经验,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发现和成长。

    上海市普陀区新普陀小学课程实施关注分步推行,体现渐进性:①课内先体验。教师对涉及的相关领域知识以及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进行预判,利用课堂教学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储备。②课外再实践。有了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自然乐意去现实体验中露一手,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渐明白活动的意义。③运用并提升。活动过程中,不仅能将多领域的知识综合起来灵活运用,还能自主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尊重差异,将评价融于活动过程中

    每一个学生都是无法复制的孤本,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在该课程实施时,教师应创设丰富多元的活动内容与任务情境,鼓励和尊重儿童自主选择游戏、对话、写作、表演、演讲、绘画、制作、实验等符合个性、彰显特长的表现方式。关注儿童在活动中的点滴变化和进步,引导儿童用各种方式记录活动过程,鼓励儿童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成果分享,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适当的反思。教师应综合应用活动记录、研讨式评价、展示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方式,引导儿童关注自己与他人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与他人的合作状况、综合能力的表现以及活动成果的表达等,重视对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和生活、学习、交往习惯的评价。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评价是“模糊的”,不是“精准的”,强调的是过程,将评价自然地融入活动中,让评价成为促进活动的工具。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将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建设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呵护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鼓励学生以富有创意的成果来呈现各自独特的学习经历与体验。以“你好,树先生”这一活动为例,从设计到实施,始终围绕主题展开,互为关联又互为递进的任务设计,适时的评价激励与引导,都关注了不同学生的发展,使之能在初步感知—实践再观察—创意呈现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而饶有兴致地自主探索树的“秘密”,获得不一样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上海市青浦区实验小学关注互动过程与表现,强调让“评”真正有“价”。学校将评价融合于活动过程中,综合运用奖章、积分、学习单、研讨式评价、展示性评价、档案袋/成长册评价等过程性评价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成果分享,引导其对自我、他人的各种表现进行有效评价和适当反思。

    上海市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二年级根据主题“社区小主人”,让学生们走进学校附近的小区,观察小区设施,绘制小区地图,采访了解小区内的感人故事,感受美丽社区建设成果。教师鼓励学生用绘画、表演、动手制作、文字表达、交流互动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倡议书、一个个节目,每一个活动足迹都留在了为学生们精心设计的“活动手册”上。教师在主题式综合活动中给予学生指导、帮助与适时的评价,及时收集学生参与活动和思考的轨迹,记录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保留学生的活动成果。

    在试点实践中不断优化课程

    2017年底遴选组建了16所市级试点校,以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采用模板先行、分组指导的策略,编制校本化课程实施方案,立足校本开展实践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案例。黄浦区作为整体试点区,坚持区域层面的推动和学校自主实践相结合、坚持统筹规划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项目研究和同步培训相结合、坚持学校特色和区域经验共享相结合,依托5个协作块,建立7所试点“种子校”,引领各校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建设,集群式推进项目落地。黄浦区将收集来自实践一线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类突破,立足实践进行点上突破,基于案例研究、分析和提炼,形成活动主题确定、活动任务设计、活动实施方式以及活动环境创设等策略、路径和工具。

    2019年,为进一步应用、验证和完善项目前期研究成果,在参与意愿强、课程基础实、研究力度大、学校声誉好的学校中,遴选产生了崇明区实验小学等20所第二批试点校,并将闵行区纳入第二批整体试点区。闵行区通过“1+14+N”(1即一所市级试点校,14即14所区级试点校)的方式滚动推进,将探索区域推进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策略与方法,建设校本化、特色化的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群,打造区域共享的主题式综合活动资源库,形成表现性评价融于主题式综合活动的特色。

    未来,上海将继续深入、扩大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实践探索: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指导文本,优化各主题活动设计与任务设置;二要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推进课程校本化实践探索,破解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的师资配置、资源开发、课程实施能力等方面的难题,聚焦重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形成典型案例并提炼经验;三要探索、优化课程区域推进与管理机制;四要组织开展多层级多样态的课程展示、观摩、研讨活动,促进专业分享与交流,扩大课程影响力。

    孩子往前“奔跑”,不是因为后面有老虎在追,而是因为前面有蝴蝶在飞……期待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能成为吸引孩子往前“奔跑”的蝴蝶。

    (陈群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