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育“和韵”悠扬 项目学习面向未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8-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文化需要积淀与传承,教育需要改革与创新,学校需要特色与品牌。作为一所“有文化底蕴、有个性特色、有品牌优势”的优质初级中学,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江外”)坚持“特色兴校”,不断探索由“英语特色”到“外语教育特色”的办学之路,确立了“和韵教育”办学特色,在实现传承历史传统文化、体现社会时代精神的同时,打开了学校向前向上发展的新思路、新引擎——

    “倡和塑韵”实现多元化融合

    “和韵教育”,学校和师生之间是互相尊重、和衷共济、和谐共处的关系,以求最终达到教学相长、共生共荣、师生都成为“文雅有风度的人”。为了给师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地处正迈向国际大都市——广州市的江外,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路,确立了“倡和塑韵”的办学理念。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倡“和”就是要立足于中华文化传统,结合现代教育手段,以兼容并蓄为原则,让中华传统与西方文明在学校的教育版图中交汇,化为教育养料,让师生吸取其精华,由内化开始,滋养心智、健全人格,达到塑“韵”,即陶冶和培育文雅而有风度的人,办高品质学校。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江外确立了“一训三风”,即“与传统同行,与世界同步”的校训、“在传承中进步,在融合中创新”的校风、“敬业弘师德,专业为求精”的教风、“一颗开放心,一双开阔眼”的学风,提出要培养眼界开阔、德艺兼备、多元融合、全面发展的学子。让校园成为教师乐教、学生善学、特色化、和谐化、多元化的温馨家园。

    项目学习创设写作“情境场”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和韵教育”推进过程中,江外借鉴“生活写作”“基于思维的写作”“过程写作”“基于交际语境的写作”等模式,运用项目学习的要素设计项目“任务群”,创设写作“情境场”,帮助学生在新情境中运用写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江外申报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写作的创新与实践”[201912002]被批准立项为广州市教育科学2019年度重点课题。

    项目式写作依据部编版义务教育教材单元写作要求,通过整合真实、完整而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提供写作知识支架,建构写作资源包,研发写作评价量表,通过写作实践、合作分享、成果展示等环节,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写作能力的循环提升。通过这些丰富的写作活动,学生以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为主线,以任务驱动、紧扣语言运用与表达贯穿始终,整合真实完整而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与任务,努力实践“听说读写、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共享共建”的多元立体写作“情境场”。

    江外的项目式写作呈现出怎样的学习样态?一方面,在课程整合中提升写作能力,通过整合写作情境、写作知识、写作形式和写作资源,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设置不同类型的表达与交流任务,从“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和“1+X”的阅读文本中进行专题整合,通过批注、随笔、札记、小论文、文学创作以及各类实用文体写作,指导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写作,形成丰富多样的过程性写作成果。另一方面,在高阶思维训练中建构写作经验,从学习目标、呈现出的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唤醒学生写作主体的苏醒,自发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通过“项目活动→微写作系列+知识清单→评价量表+探究升格→大作文+写作资源→展示交流+修改提升”的流程,帮助学生运用高阶思维进行深度写作,建构自己的写作经验,进而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江外的项目式写作活动同样丰富多彩。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对统编版语文教材八下第二、第五单元写作要求进行整合,基于真实情境设计了写作项目“云游博物馆寻宝记”,并从历史、语文、美术等角度提出了“如何记录一次参观”“广东省博藏品的历史价值”“如何制作精美书签、明信片、杯垫”“如何介绍一件展品”“如何写好一次参观”等问题,开展多元交互体验的真实写作。在项目进行中,为写好博物馆寻宝,师生制作“寻宝密码卡”,学生进行线上“云参观”,对展品拍照,记录游踪、资料;为了更加全面地介绍展品,学生借鉴《国家宝藏》节目的讲述方式,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物;为写好博物馆参观记,学生根据云游博物馆的照片、资料等素材,分析参观游览的两种写作思路,教师则提取写作知识、制定评价量表,指导学生运用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特征,学会移步换景、融入历史文化写游记;为录制展品介绍有声书、进行博物馆文创展,学生融合历史知识、美术知识,进行审美鉴赏、艺术创作。“我们巧妙地通过‘云参观’的方式写作,达到提升写作水平和获取课外知识的目的。这种写作方式,值得去好好体验一番”“我做了一幅由三张书签拼接起来的完整的书画。经过此事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历史其实并不枯燥,只要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文物的乐趣”……项目设计写作活动收获了不少热情反馈,学生的精彩发言表达了他们对创新学习模式的喜爱和更多期待。

    江外的项目式写作评价是如何进行的呢?一是注重成果导向的过程评价。如:设计任务评价量表,给学生提供清晰的评级依据;遵循写作心理规律,评价学生人际关系、写作能力、关键品格等方面的变化;利用墙报、学习园地、微信、微博等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发表。二是遵循课程标准的学业评价。项目式写作提供写作过程中必要的写作知识清单,先设计一系列微写作,根据量表评价提升;完成微写作后,再依据一定的写作资源完成大作文。设计项目写作阶段评价量表,帮助学生解决不同的写作难点,重视学生写作过程中学习共同体的组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同个体写作经验的分享与建构。三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增值评价。项目式写作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项目活动中的适应能力、同伴关系、品德行为等都促进了学生利用资源、协商合作、在实践中创造的学习能力。

    项目式写作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科概念和能力的深化,指向写作的本质;基于情境的知识迁移,任务驱动的探究评价,使学生通过高阶思维调整认知、分析创造,成为素养时代值得研究的学习方式之一。

    (娄红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