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湘西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样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8-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彭越 学校苗鼓队参加吉首国际鼓文化节活动 学校参加“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职业教育缘何办得风生水起,既是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引领,也是得益于职业教育引领者的不懈追求,湖南省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吉首幼师”),就是一所引领湘西职业教育发展的中职名校,一颗闪烁在湘西职业教育领域的璀璨明珠。

    如何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吉首幼师在创新发展中,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据统计,学校已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14492人,湘西自治州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均毕业于吉首幼师,全州有400多家幼儿园园长都来自吉首幼师。在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吉首幼师长期名动三湘、声誉远播。

    人们都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吉首幼师正是在学校开拓创新、勤政务实的领导集体和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耕耘中,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为湘西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

    做好职业教育是吉首幼师人的追求

    吉首幼师坐落在湘西州府,成立于1986年,原名吉首市民族幼师职业中学,学校从原来只有一个专业、两个教学班,发展成为一所职业教育的品牌学校。

    吉首幼师的崛起,还要从这所学校的领导班子说起。1986年,彭越从长沙师范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便回到湘西当了一名教师。34年间,他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2014年,彭越挑起了学校校长的重任,凭着扎实的工作、丰硕的实绩,赢得了全体师生的信任和组织的充分肯定。他担任校长后,坚持深入教学课堂、实训现场,参加指导实训教学,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典范。

    谈到吉首幼师的发展,彭越校长深有感触地说:“担任吉首幼师的领导工作,是组织的信任与重托,教书育人是自己一生的追求,更是带领学校实现跨越发展的无悔选择。” 

    每当看到一批批优秀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每当学校实现一次次的跨越发展,这所学校的广大师生就充满了无尽的欢乐……  

    一块块奖牌就是广大师生的辛勤汗水

    为什么说吉首幼师是引领湘西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风向标?这是因为这所学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在创新发展的7年间,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创新、砥砺前行,摘取了一个个国家殊荣。“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职业学校”“全国职业院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示范点”……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凝聚成了湘西职业教育的旗舰,汇聚成了一届又一届全体师生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实现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就要立德树人。7年间,吉首幼师以思政课为主阵地,以实体活动为主载体,把德育融会在各科教学和各类活动中,是彭越校长的创新之举。学校广泛开展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校园艺术节等特色活动,培植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高尚情操,让学生成为有品德的现代手艺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5年,学校被评定为“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

    ——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就要开拓创新。近年来,吉首幼师以敢为人先、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成功构建了“园校一体”“校中厂、厂中校”“专业+旅游公司+景区”“真实任务+项目实训室+公司”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下岗职工培训与农民工培训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结合、长班与短班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学校因此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称号。

    ——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就要“追求卓越”。近3年来,学校青年教师参加省以上“信息化教学大赛”“专业教学大赛”“专业技能大赛”以及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有8人获一等奖、15人获二等奖、24人获三等奖。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专业技能大赛”“黄炎培职业教育创业规划大赛”“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中职文明风采大赛”,先后有12人获一等奖、25人获二等奖、33人获三等奖。

    学校现有“双师型”教师达116人,省州级以上优秀教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24人。学校被授予“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强校”和“学生管理强校”称号,成为全省500余所中职学校中同时荣获上述两项荣誉仅有的3所学校之一。 

    ——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发展就要服务全局。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学校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设专业,紧扣学生脱贫致富能力调课程,聚焦学生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高效运行机制,让学生学有所得、技有专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学校自成立以来,已培养中等技术技能人才24562人,培训社会需要的各类人员82468人,为助力湘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处处皆楷模

    走进吉首幼师学校,校门口的石碑上镌刻着这样的校长寄语:“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工作无贵贱,行行出状元。蹲下身来看学生,静下心来干事业,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寄语中还对学生给予厚望:“健康快乐成长,崇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日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健体、学会感恩、学会生活,绽放出人生绚丽的光彩!” 

    多年来,吉首幼师的党政领导集体对待教师秉持仁爱之心,千方百计为教师排忧解难。一名教师家里遇到困难,学校领导带动全校教师捐献2.8万元;对待年轻教师,因为地处城郊接合部,经校委会研究决定:为年轻教师修建一栋30套两室一厅的“公租房”,让年轻教师安心工作。2019年度湖南省“芙蓉名师”评选,吉首幼师1人获此殊荣。湘西自治州首次评选“湘西职教名教师”,吉首幼师就有3人入选。近两年来,湘西州中职学校正高级讲师评审通过2人,全部都是吉首幼师教师。

    在这所学校,每当学生入学,学校领导都会亲自迎接并为学生提行李。在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上,学校领导站在国旗下,把“牢固掌握专业技能”作为重点强调,要求教师对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幼师172班学生文琴说:“校长对我们的生活很留心,饭菜合不合我们的口味,常常亲自检查。”

    有很多学生说,特别是面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我们都为之感动,感谢学校的培养,感谢学校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让我们的人生得到了一次永不忘怀的历练……

    坚守与躬耕是始终不渝的追求

    总结吉首幼师的办学经验,广大教师这样说:校长是制度的制定者,更是维护和执行制度的领跑者。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到。在吉首幼师,“5+2”、“白+黑”、节假日坚守教育岗位,是全体教职工的常态。这种坚守与躬耕,成为每一名教职员工始终不渝的追求。

    据师生们讲,勤政、务实、开拓、创新是吉首幼师优良的传统和工作作风,他们对待工作从不敷衍、从不懈怠。

    彭越校长饱含深情地说,做一名职校校长如果不了解市场需求,就不是一名好校长。于是,学校将教育学生的主体分层为:任课教师—班主任—处室主任—校长。“蹲下身子看学生”,对任何一名学生都不离不弃,就是吉首幼师人的使命与担当。

    近5年来,由学校领导担任主编等编写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保教知识与能力》等3部教材先后公开出版发行。同时,“学前教育专业园校一体城乡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基于土家族苗族独特技艺改革研究与实践”两项课题,获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二等奖,还有《精准扶贫首当发展职业教育》等8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

    湖南省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吉首幼师参与编写的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材这样评价:“教材既体现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又体现了湖湘本土特色,对提高湖南学前教育科研和教学水平,提升湖南学前教育在全国的地位,以及培养出一批师德高尚、专业理论厚实、专业技能娴熟的幼师人才,具有极大的作用。” 

    什么是湘西职业教育的引领者?近年来,吉首幼师在彭越校长的带领下,成功创办了全州仅有的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校和湖南省卓越中等职业学校,学校还成功建成了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极负盛名的中职学校、办学质量高水平的中职学校、乡村振兴贡献力突出的中职名校。现在,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就是职业教育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在广袤的湘西大地上续写着更加灿烂的崭新篇章……

    (朱安松 金 枫)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