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组合拳”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0-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复杂抽象理论通过多元方式简单化、具体化的一般过程,是普通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认同并普遍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认知过程。对高校思政教学而言,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理解、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意义所在,促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学实践。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依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良传统与教学改革方面的扎实基础,在实践教学环节猛打多元“组合拳”,灵活运用课外实践活动、新媒体平台、课题研究等方式扩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参与度,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力,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以课外实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课外实践活动以问题为导向、以历史现实为教育素材,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直观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更好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实践。首先,学院合理安排参观等实践活动,例如,学院组织40余名师生赴北京展览馆,对“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进行实地参观,展览以7面英模墙、60个关键指标、10余块橙红色主题展板重现了中国历史的高光时刻和精彩瞬间,这一参观教育活动加深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实践的认同感,巩固了学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其次,学院针对国情、社情和民情中存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以社会调查、实地考察为契机,组建8支师生实践团队分别奔赴北京、山东、陕西、云南、浙江、江苏、湖北、湖南8个省市,开展“峥嵘七十载,与国同梦”大型寻访社会调查活动,活动中师生针对工业、经济、环境、历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迁情况展开调研,调研后师生共同研讨,将社会调查过程中搜集的翔实材料整理汇编,在省市范围内广泛宣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再其次,学院鼓励学生通过读书交流活动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如学院依托高校资源优势,与北京中复集团党委共建合作,并举行当代马克思主义读书活动签约仪式,双方秉承共同发展、诚信合作的宗旨,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向更深层次展开、向更广层面铺开,带动全社会兴起学理论、用理论的良好氛围,真正让马克思主义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新媒体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与新媒体平台的高度结合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新要求和新尝试,新媒体平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无论从操作方法还是内容新颖程度上都更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追求新鲜感的特点。在新媒体平台建设方面,学院顺应信息化发展大趋势,加大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投入,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舆论引导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例如,学院建设了“思想理论信息全媒体传播平台”,其中包括社会思潮与舆情监测系统、慕课录制系统、“一站到底”党史知识竞赛系统、马列文献资料库等,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搭建了新媒体平台。在新媒体平台运用方面,学院做了三方面努力。一是学院充分利用“北科大马院”微信公众号推送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内容,培育学生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二是学院与文化在线建设了全国首家“数字马院”,与人民网、求是网等主流媒体合作,共同开发了点击量达数十万的《十九大顶呱呱》《看齐歌》等一系列学生喜爱、网络流行的动画视频作品,展示了“数字马院”的青春活力,使学生在新媒体运行魅力中大大提升了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学院重视利用以信息化智慧课堂、慕课、VR实践教学等为典型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更新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不断增强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通过新媒体教学手段,方便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随时随地反复观看教学视频。

    以课题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即为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进而展开的学术研究和相关探讨。学院依托强劲的科研团队,推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全面参与的高校课题申报和研究工作。在课题申报及科学研究开展方面,学院高度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发展研究”等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明确指导思想和科研方向,带动一大批师生广泛参与到马克思主义课题研究中,并在此基础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8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CSSCI检索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0余项,科研经费总量连续4年突破300万元。在课题研究成果转化方面,教师注重从真理维度和现实视角阐释理论来源,帮助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指导实践。如学院教师在“四个自信”理论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同时,向学生阐述把握这一理论的三个重要基点: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基于时代课题的规律性把握和基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注重结合中国历史与现实说明这一理论的强大影响力,并指导撰写学习心得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以人才培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赖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专业队伍的建设。学院从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及教师队伍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战略部署,秉持先进理念和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及发展规律,培养并壮大了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队伍,有效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和传播。第一,学院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根源上为学生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打下坚实基础,横向上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发扬。第二,学院为专业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硕博研究生开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专业课程,纵向上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领悟,有利于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以思想指导实践,以实践传播思想。第三,学院重视对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积极强化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拓展平台、拓宽教师学术视野,加强教师在专业理论层面及学术精神层面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从而使学生形成优秀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个人素质,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培养合格的人才。

    (张馨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