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育人让生命自觉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0-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坐落在有齐梁故里、汽摩配件之乡美称的孟河镇,创办于1912年。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课程价值追求,以“培‘He韵’文化 育生命自觉”为课程理念,构建了促使师生和谐发展的“He韵”课程体系,守正创新,厚积薄发,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未来人才。

    “He韵”课程多维联动

    学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进行了有机融合,推出了由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及体验式课程三部分组成的“He韵”课程,分“He”学、“He”艺、“He”雅三大课程板块,代表知识学习、技能践行、人文素养三个层面的课程内容,每个板块再分成两个课程领域。

    基础型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和校本课程为辅助补充,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课程。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拓展型课程包括知识拓展类、体艺特长类、实践活动类三类课程。学校将这三类课程分解到“He”学、“He”艺、“He”雅三个课程板块中,注重跨学科的统整,分为限定必修、自主选修两类性质。学校在各年段开设了必修课,如针对农村学生阅读量少这一问题,学校语文学科组编写了一套《He之韵·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开设了经典诵读校本必修课,学校的经典诵读教材被评为区优秀校本课程教材;学校数学组借助江苏省小数报这一优质资源,开设了数学阅读必修课。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及学校所有场地与资源的价值,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设置了篮球、体育舞蹈、数棋、数学实验、车模、航模等49门适合学生发展的选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互相支撑,突出拓展型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体验式课程“基于汽摩配特色小镇的体验式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依托孟河镇的地域特色资源,由地方政府部门、学校、当地企业共同参与设计,目前课程资源建设、场馆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创客中心建设、竞技中心建设、师资建设6个方面已经初具雏形。体验式课程以三种课时形式进行实施,一是三年级通过必修课时——每月两节综合实践课实施集中教学;二是四、五年级通过选修课时——根据儿童兴趣爱好进行专业化的选修学习;三是融合课时——与美术课、科学课、信息课有机整合,进行个性化的汽摩配体验式活动。

    “He韵”课堂锐意创新

    为落实好“He韵”课程,学校分科制定学科课程建设方案。各学科先从学科性质与基本特点、学科团队整体优势、学校生源的整体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学科课程的规划基础,然后从学科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实施的建议,推进学科课程建设的具体策略、保障措施与机制建设,对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与研讨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

    各教研组根据学科课程建设方案大胆创新积极改革,并把教研活动的成果转化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在减轻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提升了日常课的教学质量。

    语文教研组依托江苏省特级教师“金玉名师工作室”和新北区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活动,以类文阅读研究为主题,追求人人可以出彩的语文课堂。近3年来,共开设市、区级公开课及讲座63次,省级公开课及讲座11次;学校教师在基本功和评优课中,获省特等奖2次,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研组”。英语组依托景佳梅主任主持的课题“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研究”,积极投身课程改革,骨干教师发挥带头作用,年轻教师得到了快速发展。数学组教研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为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多次聘请专家作了“如何深度学习”“数学教材专业化解读”“估算教学的策略研究”等专题讲座。综合组教研组积极参加每周的教学研讨活动,音体美科信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感染,使每位教师在活动中都能感受到学科的特性与魅力。各学科教师德艺双馨,在市、区级比赛中多人获奖。

    社团活动拓展外延

    “He韵”课程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不断拓展学生发展的外延。学校现有10个社团和4个常年训练的专业队,从不同方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车模、航模、田径、合唱、跆拳道、校园影视等社团是学校的明星社团,车模社团2017年在第二十二届“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中获男子综合团体一等奖、女子综合团体一等奖;航模社团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在“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竞赛中获江苏赛区男子团体一等奖和女子团体一等奖;田径社团连续两年获新北区冬季跳绳比赛一等奖;小百灵合唱社团获新北区合唱比赛一等奖;跆拳道社团获新北区跆拳道比赛团体之冠;校园影视社团3个作品获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校园新闻评选二等奖。

    学校的红领巾小记者社团走进小黄山、魏村自来水厂、西夏墅污水处理厂、奥体中心、常州博物馆、常州动画产业基地、汤友常艺术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故宫博物院……3年来有150多篇文章发表在《常州晚报》《现代快报》上,学校被评为常州市优秀小记者站,获得常州市“我与小记者”主题书画展优秀组织奖、常州市百佳小记者等荣誉。

    绘画社团是学校新兴社团,但学生精湛的绘画作品博得赞赏,在江苏省“友诚绘”比赛中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多名学生获个人奖。

    此外,学校舞蹈社团、象棋社团、剧中社团、科技社团等社团也不负众望,赢得多项荣誉。

    悠久的历史,百年的办学传统,积淀了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敢于争先、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校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优秀践行者。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培育代英少年》在常州市第七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中获奖;《传承代英精神,培育荷韵少年》被评为2019年新北区中小学品格提升项目;“基于汽摩配特色小镇的体验式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被列入2019年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区级培育项目名单。党支部的《“青荷”向党 责任担当》被评为常州市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建设成果。

    在省市区各类评比中学校硕果累累,先后获得“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绿色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金奖学校”“常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常州市教育装备管理应用示范学校”“常州市文明校园”“新北区平安校园示范校”等荣誉。

    未来学校将因地制宜,进一步丰富“He”韵课程设计,秉承自强不息、追求一流、包容大气的荷园精神,上下求索,让小河之水入汪洋,让小荷之花齐开放。

    (潘建强 巢肖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