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图书推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1-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用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初中段:111—210】

    121.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本书讲述了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史学界通常把这段历史称为中国近代史,也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本书按时序叙述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掀起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三次革命高潮,分析了近代历史四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书中引用了丰富的史料,语言生动流畅精准,充分体现“论从史出”的学科特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评析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教训。本书不回避史学争论,客观上推动了史学研究与发展。本书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和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是学习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读物,对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危机意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特级教师 刘汝明)

    122.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是一部简明中国通史,内容涵盖中华文明起源到辛亥革命爆发、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书中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社会形态的演变及特点,叙述了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及贡献,分析不同历史时期重大政治变迁、重要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本书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注重总结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对如何处理民族问题、边疆问题、宗教问题,如何变革制度、关注民生、惩治贪腐等均有论述,充分显示了“学史明智”的功能。本书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吸收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集知识性、普及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一体,正如书中“序言”指出的那样,本书“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发展史提供了一部通俗易懂的读物”。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特级教师 刘汝明)

    123.中国故事到中国智慧

    本书讲述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并将中国故事从普遍意义上提升为中国智慧。全书分为“中国经验与世界意义”“宏伟目标与战略部署”“经济研究与政策建议”三编,深度解析中国经济四十年成功发展的原因及对世界的影响,并从经济发展的中国故事中总结出“人民中心、战略定力、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中国智慧。全书涉及的社会经济发展主题宏大,如深化改革的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开启老龄人口红利等,切中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阅读这本书,能够使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经济发展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关注经济发展走向。本书虽然涉及经济领域的专门问题,但是事实材料丰富,文字通俗易懂,适合初中及以上学生阅读。

    (国家教材委委员 韦志榕)

    124.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本书是“敦煌女儿”樊锦诗的自传。樊锦诗在北京出生、上海长大,20岁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那时考古学还不是女生热衷的专业方向,但她一经选择便矢志不移。5年后毕业,樊锦诗被分配到甘肃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把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奉献给这座遥远的、荒漠边缘的艺术宝库。在从事敦煌文物保护与研究的过程中,她以自己的刻苦、执着与牺牲,成就了不同凡响的学术成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忠实守护人与传播者。“敦煌女儿”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是家国情怀、忠于职守、实事求是的人文与科学精神。她是平凡的英雄,人生的赢家,做人的楷模。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郭小凌)

    125.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本书讲述了什么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以及如何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智慧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两大主题。在上篇“中国的文化精神”部分,引经据典,从思维方式、实践特性、佛学理念,以及一些具体的文化传统等方面,阐释了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以人为本。在下篇“提升中国软实力”部分,结合当下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很多实例和观点,从中国文化精神的角度,对其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并为复兴传统文化描绘了行动路线图。阅读这本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体会到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当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本书通俗易懂,文字流畅,适合初中学生阅读。

    (国家教材委委员 韦志榕)

    126.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本书介绍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日常起居生活。全书分为四编,从服装和佩饰、饮食和器皿、宫室和起居、车马与交通等方面,讲述了古代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细节。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古籍记载,将读者拉回到古代人们的生活场景中,一方面了解了古代衣食住行的细节与特色,另一方面感受到衣食住行中渗透着古人的文化观念,例如服装和配饰中包含的礼仪规则,车马与交通中包含的阶级划分,衣食住行中的诗词歌赋,用古代文化印证古代生活。阅读这本书,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与发展变化,进而知道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样态,有着悠长的历史渊源,传承着古代人们的生活智慧。本书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初中学生阅读。

    (国家教材委委员 韦志榕)

    127.左传选

    《左传》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极富文学价值。本书以春秋争霸的历史为基本线索,精心选录了“郑庄小霸”“晋文建霸”“楚庄霸业”“越勾践灭吴”等13个小专题,对战争进程和结果、参与战争的主要人物的主张和观点等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对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能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了解主要争霸战争的进程,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等,能帮助我们感受古典文学名著的魅力,接受文化的熏陶,更清晰、更深刻地理解《左传》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左传》选注本,注释详细,是了解春秋时期历史和研习先秦文学的重要读物。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特级教师 刘汝明)

    128.史记选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中国从黄帝到汉武帝之间二三千年的历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注了《史记》中的1篇本纪、3篇世家和16篇传记,突出了秦汉之际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重要群体的事迹。通过阅读本书,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能引导我们“神入”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更好地理解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学思想,更好地理解《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更深刻地感受《史记》这部巨著的文字魅力,对我们增长历史见识、汲取历史智慧和传承民族精神都十分有益。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史记》选注本,选文精当,注解精细,行文精准,考释精审,是学习秦汉史和研习《史记》的入门读物。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特级教师 刘汝明)

    129.颜氏家训译注

    我国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而家训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体现形式。家庭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颜氏家训》以七卷二十章给予了质明而详要的阐述,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等内容无所不包,体系宏大完整,故称“古今家训之祖”。“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的颜之推,书香世家,在对南北朝政治得失、社会风俗、学风特点有透彻领悟的基础上,“非敢轨物范世”,留下了这部旨在“整齐门内,提撕子孙”的垂训之作。当然,时代发展将永远对家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尽管如此,这部家训对今天的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仍有启迪作用。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大数据实验室主任、博导 蒋承)

    130.写给中学生的心理学

    中学时期是快速成长发育过程的一个阶段,然而在这一时期,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以及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中学生容易出现逆反、自卑等心理现象。我们不能忘记,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得以完善。心理学专家崔丽娟教授发现,对于正在经历美好青春的中学生来说,“我到底是怎样的人,我的过去说明了什么,我的未来又会怎样”,这些了解自我的问题以及了解方式,都是最为迫切需要得到回应的。所以,这本《写给中学生的心理学》,既有客观而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同时也加入了大量实例和有趣的心理学故事,让中学生在认知世界的同时,也有途径和能力去认知自我。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大数据实验室主任、博导 蒋承)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国教育报 主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最新书事     下一篇:为师应有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