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读且思且行 赋能生命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1-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江苏省淮安市白鹭湖小学校长 钱峰

    江苏省淮安市白鹭湖小学把教师发展放在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倾心设计,全面实施“教师阅读”工程,积极打造书香校园、文化校园、特色校园,实现了文化引领、品牌兴校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以阅读驱动师生发展的特色道路。

    2019年初,学校组建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共同体”,确定以“阅读”为基点,以每天“朗读15分钟+默读20分钟”的形式展开。

    率先垂范,校长先行

    想要每天朗读,对于整个教师队伍来说谈何容易,面对每天朗读15分钟的“任务”,很多教师表示怀疑:这项工作真的能推进下去?钱峰校长在教师群内发出第一段有声朗读音频,《校长如何营造育人文化》成为第一本朗读的范本,在接下来的21天中,他共朗读683分钟,平均每天朗读32.52分钟。《新学校十讲》《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自此开启了阅读和经验分享。3个月中他读了7本教育专著,分享了5000多字的教育教学经典名句。校长用每天的音频、图片、积累向教师们证明:坚持阅读,没有什么不可能。

    不舍点滴,日积月累

    为了用朗读为教师们点燃智慧的火种,学校号召每一位教师都来做“朗读者”。从此有声朗读伴随着每一位教师度过清晨、黄昏、灯下……教师们每天坚持朗读15分钟以上,用声音记录阅读的足迹,用声音留下学校文化的旅程。

    在有声阅读时长数量增加的同时,教师阅读的视野也不断开阔。阅读初期,手中无书,只能读教学杂志,到如今教师们已经养成自发借阅、购买书籍的好习惯。阅读的书目类别也从单一的传统教学类,扩展到历史类、人文类、教育随笔、经典古文等各种类型。大家还将自己每天阅读到的经典句子摘抄下来,与发展“共同体”教师一起分享,每天积累一句,一个月积累30句,一年积累365句,再加上团队教师的共同分享,每位教师至少可以积累1600句左右的经典教育教学名言、经验,这种涵化过程虽然缓慢,但是为教师的评课、说课、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且读且思,分享感悟

    读书共同体求实创新,阅读速度不要求快而要求嘴与脑能有联系;读书时带一支笔,边读边画,边读边思,边读边说。教师们体会到这样不仅提高了阅读的效率,而且还锻炼了思维能力。阅读教研书籍、人文书籍、思维创新类书籍和脑科学书籍,教师们对文本的理解力提高了,年轻教师找到了更多教学方法,积累了更多教学经验,对课堂的设计也更加精准、巧妙。

    阅读不只是浏览内容,还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形成思想的过程。教师们在阅读交流中,教育视野得到了拓宽,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的发表对教育趋势的感想,有的提出教学中的困惑和不解,思想火花随处可见,带来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变革。

    建构课程,多元发展

    学校坚持阅读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打造“鹭”文化,开展“鹭”系列活动,构建“鹭”系列课程。

    教师阅读面向低年级学生构建“鹭鸣·听书”绘本故事课程;将教师的读后感进行梳理和整合,构建“鹭鸣·师说”读写结合系列课程;针对教师阅读专业和特长建构“鹭鸣·大讲堂”系列课程;融合社团建设和劳动学科建构“鹭鸣·乐活”种植实践课程。此外,学校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诗词编写为“鹭鸣·和韵——《古诗词考级手册》”,配套推出同声朗读音频。

    教师阅读助推学校发展取得质的飞跃,成果丰硕。2018年至今,学校成功申报了8个省现代信息技术课题;在淮安市首届智慧课堂区级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全校送审参评95节录像课,获得特等奖26节,一等奖32节;“抗疫助学”期间,7位教师参加市级微课录制12节;“一师一优课”2名教师课例荣获“部优”,5名教师课例荣获“省优”,8名教师课例荣获“市优”,25名教师课例荣获“区优”。在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作品大赛中共上交273件作品,185件获奖,其中一等奖36人。

    教师阅读工程,成为白鹭湖小学教学改革的“梦工厂”,成为课题研究的“孵化器”,成为优质资源的“播种机”,成为科研成果的“反应堆”。曾经有人问:如果只能选择做好一件事,你会选择做什么?校长钱峰脱口而出:引导阅读,为教师发展奠定生命底色。 (钱峰 朱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