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敢为先 奋楫扬帆谋新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2-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湖南护理学校新校区鸟瞰图

    日前,2020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公布,湖南护理学校410名学生参考,合格人数为385人,合格率93.9%,与同期平均35%的合格率相比,这一成绩是亮眼的,是学校紧贴实践、紧扣实战、模拟练习取得的显著成果。  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我国护士行业的执业准入考试,其通过率高低是衡量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的公认标准,也是衡量护理类学校专业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湖南护理学校作为一所民办职业中专学校,通过抓实内涵建设、严控教学管理、夯实发展基础、打造专业品牌,积极推动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创新发展之路。  近年来,湖南护理学校抢抓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及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机遇,积极谋划学校的转型升级,努力创建湖南卫生健康高等专科学校,积极筹划新校区建设,正在将一所医卫类的中等专业学校建设成一所集康护医学教育、医疗养老、生态康养、健康产业研发于一体的在校学生规模达2万人的医卫高等专科学校。

    行稳致远

    转型升级谋发展

    湖南护理学校始建于1987年,由长沙市教育部门直属管理,是面向湖南全省招生的全日制民办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护理、中医护理、中药、中医康复保健等4大类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026人。学校开办33年来,共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近2万人。

    学校位于长沙市湘江新区宁乡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拥有实验室、实训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实习实训场所,有价值近1000万元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配备学生公寓等完备的生活设施。学校还配备了一所拥有40个住院床位和1个GSP认证药房的综合性附属医院,率先成为长沙市拥有完备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的医卫类中等职业学校。

    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湖南护理学校也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近3年,学校引进硕士研究生50人,副高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5人,构建高等医卫教育团队8个,编写拟开设的高职高专医卫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8个,召开专家论证会16场,整理高等专科学校评估资料363本,正在为学校进一步转型升级为医卫类高等专科学校做好全方位准备。

    为更好地服务长沙医卫事业发展需要,同时促进学校自身跨越式创新发展,湖南护理学校在保持原有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于2019年开始描绘学校新的发展蓝图,积极推进学校由中等专业学校向高等专科学校的转型升级,积极筹建湖南卫生健康高等专科学校。

    按照《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经浏阳市政府部门和长沙市教育部门批准,学校已在长沙市所属的浏阳市官桥镇征地1600亩建设新校区,该项目由浏阳市招商中心联审后现已正式列入了浏阳市重点建设项目。该建设项目集高职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康养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于一体,目标是建设一所高标准现代化卫生健康类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护理学校新校区位于浏阳市官桥镇八角亭村,在此基础上创建湖南卫生健康高等专科学校。第一期全部建成后将达到16000名师生规模,开设护理、中医护理、中药、中医康复等医卫类相关专业。新校区建成后将与老校区交相辉映,老校区继续开办医卫类中等职业教育,新校区筹办湖南卫生健康高等专科学校,开设医卫健康类高等教育专业,共同为健康中国、健康湖南、健康长沙、健康浏阳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

    湖南护理学校浏阳新校区建设项目已经确定投资规模及建设内容,即将开始正式进入施工建设阶段。湖南护理学校新校区建成后,不但要成为全省医卫健康职业教育名片,同时也要成为浏阳市城市建设名片,将在提高浏阳的城市魅力和品质、推动浏阳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探索出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

    厚德健行

    扶危济困育英才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湖南护理学校校长丁志强,倾情职业教育事业,倾囊创办湖南护理学校,在历尽千辛万苦取得事业初步成功之后,主动服务社会、回报乡梓,让更多困难群体的孩子实现了教育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的故事广泛流传于全校师生和职教同仁中,他的行动成为学生极好的德育教材……

    2017年,学校一名学生的父母双双遭遇突发意外事故,丁志强校长得知消息,马上带领学校相关同志驱车数百公里,赶到学生老家慰问。见到孩子师长的到来,学生亲属十分感动,丁校长望着哭红双眼的学生,掷地有声地说:“孩子,今后无论你是读书还是就业,学校全包了,学费不收一分钱,学校还提供其他帮助。”

    回校后,学校作出决定:设立学生助学金及奖学金,还在学校各部门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为家境贫寒的学生减免学费、生活费。如今,仅减免学生学杂费一项每年就达30万余元。

    为使更多群体享受到学校的特殊普惠,丁志强校长思考如何利用医卫类学校的专业和平台优势,为贫困地区的父老乡亲服务,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经过深入调研,学校开展“造血”行动,即面向贫困地区定向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水平、适应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护理专业人员,让这些学子完成学业回到家乡,成为守卫基层健康的使者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学校出台具体的帮扶措施,争得湖南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于2018年正式启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工程。学校先后面向龙山、保靖、泸溪、古丈、花垣、凤凰、永顺、桑植、通道、麻阳、城步等深度贫穷县定向招生,至今已开办了2018级、2019级、2020级三个护士本土化特色班,招收学生165名。这批学生入学后,每人每年2万元的学费、住宿费和书籍费等全部由学校承担,学生学成后返回家乡,服务家乡人民群众和家乡经济发展。

    从2016年开始,湖南护理学校与湖南中华职教社签订《湖南“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湖南护理学校“民盟·同心班”协议书》,先后开设了4个“民盟·同心班”,资助学生200余名,投入资金达200余万元。

    除学校开展助学帮扶外,丁校长个人还长期坚持扶贫帮困,每年以捐款捐物的形式慰问敬老院;对口扶贫浏阳市龙伏中学,从2008年至今“一对一”扶贫助学浏阳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5人;他每年资助学生50名,曾捐资5万元给荣和小学改建校园,还捐资12万元为乡村修路…… 

    丁志强校长既是湖南护理学校的引领者,又是困难学子的筑梦人。他先后获得了湖南省“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爱心使者”“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等称号,入选2019年度“湖南脱贫攻坚群英谱”。

    榜样的力量是无尽的,校长的行动鼓舞和激励着全校师生员工。湖南护理学校在丁校长的带领下,办有温度、有品质、有品位的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用人单位满意、社会公允的优秀医卫类人才,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贡献。

    仁术康民

    知行合一做表率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湖南护理学校迎来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抗击新冠疫情初期,民众对新冠病毒不了解。湖南护理学校第一时间组建了“互联网医院抗击疫情在前线”微信群,迅速在学校、社区、居民之间宣传,并在群内及时通报新冠疫情信息、发布防控知识、传播预防常识,并发动湖南护理学校专业教师等加入线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平台”。通过互联网免费义诊,对患者进行管理和跟踪,为普通百姓提供免费线上诊疗以及义务答疑解惑。

    共饮洞庭水,湘鄂一家亲。武汉出现新冠疫情后,湖南护理学校积极出人出钱出力,充分体现“湘鄂一家亲”的深情厚谊。春节前后,学校两次购买价值13万元的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等抗疫医疗物资,对口捐赠给武汉市有关部门;丁校长个人向慈善总会捐款2万元。他助力滞湘医护人员逆行上“战场”,来自湖北省仙桃市中医院和鄂州市中心医院的两位医务人员在长沙滞留,急于重返工作岗位投入战“疫”。丁校长立即展开爱心行动,为两位医务人员返鄂提供帮助;同时,他及时组织爱心护送队伍,募集防护服和口罩,由专车驱车1000余公里,顺利护送两位白衣天使重返工作岗位,得到了湖北医疗机构的称赞。

    2月初,正是湖北战“疫”紧张的时候,捐赠湖北省鄂州市的6万个医用口罩被迫滞留长沙黄花机场。丁志强校长得知消息后,当即决定派湖南护理学校附属医院的120救护车,无偿将抗疫物资运送到鄂州市。为节约时间,丁校长带着救护车迅速赶到黄花机场,带领大家冒雨搬运口罩,还再三叮嘱带队运送物资的学校后勤同志,一定要把物资及时送达目的地。

    湖南护理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也丝毫不敢松懈。学校严格按照国家的重要部署,积极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和学校网站等推送信息,在师生中加强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同时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按正常教学计划组织网络教学活动,在校园加强疫情防控,确保每一名师生的生命健康。

    当学校和附属医院发出组建志愿者队伍的倡议时,40多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纷纷写下请战书,积极加入医疗志愿者队伍,随时准备加入疫情应急处置行动。学校还派人员支援宁乡市金洲镇卫生院等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在金洲高速收费站承担来往车辆人员的体温检测和车辆检查工作。当疫情缓解,学校附属医院报名参加宁乡高新区的疫情联防联控,主动服务区域内所有的复工复产企业,24小时待命为企业排查新冠疫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