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圳宝安样本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1-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①宝安区加大投入,为公办园建好配优硬件设施。 ②宝安区多措并举打造安教乐教善教保教队伍,护航幼儿健康成长。 ③宝安区在深圳率先成立公办幼教集团,带动学前教育整体创优。 ④宝安区引导幼儿园“五育”并举。图为兴华幼儿园孩子们在学习钉钉子。 ⑤宝安区引导幼儿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幼儿强化文化自信。 ⑥宝安区以教研促动学前教育创新发展。图为幼儿园教师们在研究制作教具。

    深圳市宝安区创业一村幼儿园现已不需要用校车跨行政区接送幼儿了。以前,邻近部分家长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入其他办园水平更高的幼儿园。由于生源不足,创业一村幼儿园甚至要到隔壁行政区招生。

    2019年8月,创业一村幼儿园这所小区配套园移交公办后,更名为新蕾幼儿园创业一村分园,硬件、软件与名字一起大变样。上级部门投入约600万元,更换、翻修幼儿园大型游乐设施等硬件设施。新蕾幼儿园选派3名骨干教师,引领该园保教人员提升专业能力。新蕾幼儿园创业一村分园办园品质快速提升,2020年秋季学期招生火爆,邻近很多家长把孩子转入该园。

    为让更多幼儿就近入园、入读好园,近年来,宝安区锚定幼有善育目标,不断强化政府部门主导、政策引导和工作督导。该区举全区之力,深化学前教育供给侧改革,坚持扩大总量、调整结构、健全机制、提升质量,努力打赢学前教育扩容提质攻坚战,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宝安区现已超额完成“5080”攻坚任务,在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方面有了实质性跨越。

    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指导学前教育扩容提质攻坚战

    每周四上午,宝安区新安冠城幼儿园幼儿朱华梓彤都兴高采烈地带着小水桶等工具,和小伙伴一起清洁、整理幼儿园公共区域的玩具等。新安冠城幼儿园这所小区配套园移交公办后,园内大操场前的灌木丛,被改为小鱼池、小菜园、养殖园地等。幼儿园环境更亮丽,育人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孩子们在饲养兔子、种菜等劳动中,体验动手收获的快乐。

    自2017年起,宝安区在深圳率先推进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宝安区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一园一工作组、一园一方案、一园一法律团队,构建联动管理机制,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应配不配、配而不建、建而不交等难题。近两年,宝安区收回13所政府部门产权配套园,并在提升办园条件、师资水平、保教质量等方面同步发力,为全市收回、办好小区配套园提供了宝安范例。

    宝安区管理560万人口,在园幼儿达12.6万人。近年来,随着大量人口流入和“全面二孩”政策激励,人民群众“有园上”尤其是“上好园”的需求日益增长。公办园建设工作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等难题,如何实现公办园扩资源、提质量同步推进、双向发力?

    “我区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迎难而上,勇担学前教育主体责任。区主要领导把公办园建设工作放在心上,以先行示范的标准、打造民生幸福标杆的决心,加快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靠前指挥。”宝安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宝安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公办园的建设工作,多次就学前教育发展和公办园建设工作听取汇报、召开会议,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奋力攻坚把脉开方。区里成立了区公办幼儿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各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宝安区做强做优公办园建设顶层设计,统筹部署公办园扩容提质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挂图作战。

    宝安区教育行政部门把责任扛在肩上,坚持“一周一例会一研讨”,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攻坚克难。宝安区坚持扩增量与转存量并重,在全市率先提出“转型、回收、新建”三种公办园建设方案。为汇聚合力,宝安区创建高效区、街联动工作机制,将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纳入区、街工作议事日程,向各街道合理划分具体建设任务,形成全区任务一张表、定期督导一通报。区里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收集汇总各街道反馈的工作难点,实现集众智、汇众力、办大事。

    2020年9月,宝安区兴华幼儿园紫云分园开园迎新。该园按省一级标准配建,办学规模为12个班,大大缓解了周边优质公办园学位紧缺的状况。2020年9月,宝安区22所新建政府部门产权园开学迎新,新增0.94万个优质公办园学位。

    出硬招,见实效。仅在2020年一年时间,宝安区公办园就从20所猛增至183所,增幅超8倍;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跃升至50.19%,公办园、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提至85.19%。如今宝安区构建了以公办园为核心、普惠园为主体、选择性学前教育服务为补充,普惠优质多样化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新体系;公办园已在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主渠道作用。

    加大投入打造幼儿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

    幼儿郭宇阳越来越喜欢阅读了,重要原因是宝安西乡富盈门幼儿园恢复为6个班规范办学,将课室改回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原来该园批准办园规模为6个班。为扩招至8个班,该园将两间功能室改为课室,仅剩舞蹈室、美术室两间功能室。移交公办后,该园利用30多万元财政支持资金,提升办园条件。

    “原来少数社会化运营的小区配套园,在创收压力下,超班额、超办学规模招生,甚至把部分功能室改为课室。”宝安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区将小区配套园等幼儿园收回公办后,规范招生,督促幼儿园从招生为先变为以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先,把更多功能室还给幼儿。

    “民办园经费主要靠生源,学生多了才能更好地生存。我原来放下了自己的专业学习,把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招生中。”蓝彩晖原是宝安区一所民办园的举办者兼园长,该园收回公办后,政府部门财政的保障让她回归抓办学质量的主业。她带动保教人员强化专业学习,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而不再迎合少数家长“小学化”的要求。

    原来部分社会化运营小区配套园等民办园园长为营收犯愁,主要精力用于保运行、保安全。收回公办后,园长们全身心地干起办园治学的本职工作,推动幼儿园规范、优质发展。近年来,宝安区学前教育投入大幅提升,财政公共预算学前教育投入从2018年的5.4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9.83亿元,学前教育公共投入年均增长率达262%。宝安区对标北京等学前教育发达地区幼儿园硬件设施标准,提高园所标准化水平,实施幼儿园环境提升工程,配齐设施设备,引导幼儿园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孩子身上。

    “原来幼儿园的玩具数量、样式都不多。”家长李善斌发现,孩子所在的幼儿园移交公办后,增设了大型积木探索区等功能区,新玩具也更多了。富盈门幼儿园原来按年级分配球类、跳绳类等玩具,3个班轮换着玩。如今,该园增添大量新教具、玩具,跳绳等部分玩具人手一个。富盈门幼儿园户外活动区域还新增了涂鸦箱等,创设更适合孩子成长的园区环境,强化环境育人。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有健康体魄,非常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吃得好不好。”家长王小琴发现,孩子所在的小区配套园原是民办,餐食多是易于烹饪、适宜大量采购的食品,偶尔提供少量价格较高的食品,很多孩子都会去抢。幼儿园收回公办后,食物变得丰富多元,营养更均衡,孩子也不用去抢了,更注意餐饮礼仪。

    糙米饭、三杯鸭、番茄炒鸡蛋、蚝油生菜、龙骨姬松茸汤,这是宝安区中南幼儿园1月4日的幼儿午餐食谱。收回公办后,中南幼儿园升级改造厨房空气净化等餐厨设备,根据季节变化配备营养均衡的膳食,还注重精粗粮、荤素、色彩搭配。问卷调查显示,家长对该园膳食满意度超98%。将小区配套园等民办园收回公办后,宝安区要求所有公办园食堂坚持零盈利运行,并根据幼儿生长发育需要,提供营养更均衡、品类更多元的膳食。

    “强师工程”为幼教培育更多“筑梦者”

    洪燕已在宝安区西乡缤纷世界幼儿园从教13年,这所小区配套园收回公办前,她月收入4000多元。那时部分民办园为降低用工成本,很多教师身兼多职。由于工作繁重、压力大、收入不高,许多民办园教师流动性较大,少数教师甚至改行从事其他行业。宝安区部分民办园当时也很难招到、留住高素质保教人员。

    缤纷世界幼儿园收回公办后,洪燕月收入提至9600多元,“同事们越来越安教乐教。”部分转行的保教人员又努力考回幼儿园。宝安区引来了更多学前教育优秀人才,连安保等人员素质也得到提升。新安裕安幼儿园原来两个保安年龄偏大,现已是4个训练有素的青年保安。

    “有吸引力的收入待遇,才能让更多优秀保教人员进得来、留得住。”宝安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健全公办园教职工薪酬保障体系,出台民办园工资指导标准和行业规范,发放从教津贴等“政策红包”,努力让保教人员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仅2019年,宝安区就完成8224名保教人员从教津贴审核,发放专项经费3393万元,发放1.82亿元幼儿成长补贴专项经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