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院士”李玉:食用菌强国不是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2-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9年6月16日,同为大学教师的儿子专程过来为李玉过父亲节。可是,儿子等到晚上十点多也没有等到父亲回家。“记得那天是周日,下午李老师有两个学术会议,第一个会开到晚上七点多,第二个会议从晚上八点开始,直到快十二点他才下班回家。”吉林农业大学2017级博士研究生杨阳回忆,“年过古稀的老人,为了菌物学研究,那样废寝忘食,不辞辛苦,大家看着又钦佩又心疼……”

    “把蘑菇情结深植生命的修养,为蘑菇事业奉献终身的自觉,在菌类天地间驰骋的自由,让菇农致富奔小康的善良。”摆放在李玉案头的一件石刻作品上面,刻着这样一句充满诗意和激情的话。那是李玉的手迹。他说,这句话是写给自己,同时也是写给学生们的。

    自留校任教,李玉深感菌物学在我国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他内心深处有一个执念:尽自己所能培养一批从事黏菌研究的学生,把黏菌研究传承下去。

    在没有专业人员、没有专业教材、没有经验可循的情况下,李玉带领学生挑起了建设我国第一个菌物专业的重担,逐步创立了菌物学、菌类作物二级学科,建立了我国首个应用生物科学(菌物方向)本科专业。

    40年来,李玉培养了上百位菌物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长为菌物产业的领军人才或骨干力量。

    “用显微镜观察鉴定黏菌标本,对人的精力、耐力和视力都是严峻的挑战,可是,老师直到今天还在坚持。他告诉我们,需要观察研究前人采集的标本、对照前人的鉴定结果、重复前人走过的路。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黏菌学研究才可能有后劲。”2014级硕士研究生戴丹至今忘不了第一次鉴定出一个黏菌物种时的情景,她激动得不知将握着显微镜的手放在何处。

    绕固是李玉的2019级硕士研究生。他在湖南读大学时,偶然在网上听到李玉的公开课“多彩的菌物世界”,便如获至宝,对绚丽多彩的菌物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他反复听了多遍,写下一本厚厚的听课笔记。大学毕业后,绕固如愿考入吉林农业大学,成为李玉的学生。

    2019年,李玉推动“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成为我国首个菌物类本科专业,构建起全国第一个从专科、本科至硕士、博士完整的多层次菌物人才培养体系。

    近几年来,国内有多名菌物学人才加入到李玉的研究团队,其中不乏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者,使李玉团队的学科人才结构更加合理,综合研究能力不断增强。在国外,也有很多同行专家支持李玉团队。世界著名菌物学家斯蒂芬森教授曾将自己收藏的260多本菌物学专业书籍和学术期刊赠予李玉。他说:“把这些专业书籍送给我最尊敬的中国同行李玉先生,它们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尽管肩负着繁重的科研任务,但李玉一直坚持为学生授课,即便是在他担任吉林农业大学校长的12年间也从未中断。在教学中,李玉习惯把“思政”和“育人”融入教学各环节,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李老师讲授的专业课生动形象,妙趣横生,他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李玉的开山弟子、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图力古尔说。

    李玉常说:“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在课堂,因此,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年逾七旬的他依然坚持奋战在教学工作第一线,亲自组织研讨人才培养方案,规划部署本科生教育、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还亲自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

    帮助农民在地里“捡钢镚”

    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指导培训技术骨干10000多人,带动数万农户依靠食用菌脱贫致富

    “感谢李玉教授的农业技术指导。在家门口就业,不但解决了生计,还能照顾家人。”正在玉木耳大棚里忙碌的吉林省洮南市那金镇好田村村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玉木耳是李玉团队培育的食用菌新品种,它的产量是黑木耳的2—2.5倍,卖相晶莹喜人,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年,以李玉团队为技术支撑的吉林农大定点扶贫团队在好田村建设了总面积1600平方米的4个玉木耳大棚,投放菌包10万余袋,最先试种的玉木耳卖到了每斤100元。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李玉便提出了“农业大学应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主张,强调师生们不要在黑板上“种地”,而要深入生产实践。因此,他把真菌学、黏菌学的研究延伸到与国民经济结合紧密的食用菌工程技术和产业化领域。他助推吉林省蛟河市成为木耳产业重镇;带领团队培育的新品种玉木耳成为吉林省洮南市好田村稳固脱贫的幸福产业;帮助吉林省汪清县筹办了第一届黑木耳节,协助汪清申请到黑木耳专项基金……

    不局限于吉林省,李玉还把食用菌生产技术辐射到全国各地。他带领团队在全国建立多个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就菌种培育、种植方式、技术人员培训、科技成果转化与当地政府开展紧密合作。2010年,李玉与浙江省庆元县签约,建立了“院士企业工作站”,他将政府奖励他个人的480万元无偿捐出,设立“李玉院士科技奖金”,用于奖励为庆元食用菌作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李玉带领团队面对面、手把手教菇农种植技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大力推广“五位一体”食用菌技术示范模式。他每次到一线生产基地,都有很多农民朋友围上来咨询种植问题,亲切地称他为“蘑菇院士”“木耳教授”。因为几毛钱的菌苗种到地里就可以变成几元钱的蘑菇,农民笑着说:“李院士是让我们大伙儿在蘑菇地里‘捡钢镚’啊!”

    “小木耳,大产业。”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为柞水木耳点赞。而柞水木耳就是李玉团队在柞水县对口帮扶的精准扶贫项目。

    2017年,吉林农业大学在柞水县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全面启动柞水木耳品牌推进战略,助力柞水县食用菌产业脱贫攻坚。在柞水的每个木耳大棚里,装有360度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等数据系统,实时监控木耳成长情况,收集大棚内外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关键要素信息,能够将数据及时传输到控制终端,同时通过智能分析,实现木耳大棚自动通风、自动遮阳和自动喷水。因此,即使在疫情期间,也没有因为技术问题影响生产。

    柞水木耳年栽培规模维持在7500万袋左右,年产干木耳3750吨,实现产值近3亿元,已有3138户贫困户依靠木耳产业稳定脱贫。

    李玉带领团队把论文真正写在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目前,团队与全国40多个市(县)签订扶贫合作协议,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指导培训技术骨干10000多人,带动数万农户依靠食用菌脱贫致富。2012年以来,李玉依然率队在一线,一年有280多天在河北阜平、安徽金寨、贵州铜仁等深度贫困县助力脱贫攻坚。

    “食用菌产业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支撑国家食物安全的生力军。”2009年,当中国工程院要求每位新当选的院士题写留言时,李玉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在他看来,菌类是天然的粮仓,是非常重要的生物类群,食用菌种植的特点在于虽技术含量高,但农民易于跟进,劳动能力差的老年人也能简单操作。菌类生长的过程中能消耗大量秸秆,可以实现农作废弃物的资源化,对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与蘑菇打了40多年交道的李玉,一直致力于食用菌科学与工程产业化研究,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程。“今天,我国是当之无愧的食用菌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这背后无疑是科技创新的力量。”李玉自豪地说。

    据统计,1978年,中国的食用菌总产量5.7万吨。2018年,中国的食用菌总产量已达4000万吨,已经成为继粮、油、果、蔬后的第五大农业种植业。“40年,700倍!这是什么概念?哪一个作物的产量40年能增长700倍?哪一个国家能在短短40年内把一个产业做到增加700倍?”李玉感慨不已。

    食用菌产业最大的优势是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和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从蛋白质含量看,干食用菌含有30%—40%蛋白。也就是说,利用很少的农业废弃物,就可以转化成1000万吨的食用菌,这就相当于增加了300—400万吨的蛋白质。而300—400万吨的蛋白质又相当于300—600万吨的瘦肉、600—800万吨的鸡蛋、3600—4800万吨的牛奶。”李玉说。

    40多年来,我国食用菌的栽培方式从木段、代料,发展到工厂化、智能化阶段,种植品种也从群众熟悉的平菇、香菇、木耳等大宗品种,发展到桑黄、羊肚菌等珍稀品种。如今,蘑菇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支撑着国家的食物安全。可是,李玉心里依然揣着一个梦想:让祖国发展成为食用菌产业强国,让老百姓吃上更健康、更放心的好蘑菇。

    “新时代,中国的科技事业必将迎来大发展的春天。我将和全国科技工作者一起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努力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李玉对食用菌产业强国梦满怀信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