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之路当不畏艰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4-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孟嘉多 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主持人语 多校硕士、博士研究生逾期不能毕业被集中清退,在学生心中引起了震撼。那么在读的研究生们如何看待各学校的雷霆手段?是否产生了惴惴不安的危机感,又将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在给硕士研究生上课时,我特意抛出了这个话题。同学们在震惊之余,更多的是理性反思。

    新闻回放

    近来,不少高校发布了清退不能如期毕业的研究生的消息。2020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30多所高校清退了13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2021年以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发布硕博研究生清退公告,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清退规模更是达到了404人。

    高校大批清退超期的研究生向我们传递了明确信号: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考研一劳永逸的时代已经过去。研究生在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就要做好“研”的准备,而不是一味的“延”。

    这些学生被清退的主要原因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高校对部分学生的“清退”是对那些想混文凭、混日子的学生的警告,可以说是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体现了尊重学术的态度。学生在规定年限里无法完成学业被清退,更大一部分责任仍在于学生自身。研究生在校不科研,不仅浪费国家珍贵的教育资源,还浪费了自身宝贵的时间。

    研究生是做研究的学生。研究生既然选择读研,就应尽快完成思维和身份的转换。研究生们要认识到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高层次教育阶段,不同于本科阶段,要积极参与科研活动。考研成功上岸,并不意味着可以选择清闲与享受。考研成功只是学术路上的起点站;科研的路不是康庄大道,而是充满荆棘的羊肠小道,只有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人才能顺利抵达彼岸。

    当然,高校也应反思,要加强培养力度,保证培养质量,让学生不被清退或者少被清退。高校要重视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培养学生上,对学生做到全方位、全流程管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