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光芒在这里绽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4-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历城二中构建了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普惠创客课程体系 历城二中美育教育之陶艺

多元评价: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

    学生各有其爱好特长,也都有成才的可能,只不过有的教师只观其学习成绩好坏,在其他方面出类拔萃的表现视而不见罢了。这种以分数定优劣的取人标准,不但背离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而且也有可能让某些学生丧失自信,以致步入每况愈下的境地里难以自拔。

    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个幸福的中学时代,李新生校长要求教师们一视同仁地对待成绩、性格、智力等不尽相同的学生,挖掘每一名学生的潜能,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拥有一个值得终身怀念的中学时光。为此,就不能以分数的高低论成败,而是要多元评价,让每一名在历城二中的学生,都能获得被欣赏的幸福感,从而快乐和更好地成长。

    班主任张海光在学生多元评价方面,有着切身的体验与特殊的感悟。

    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信心百倍地投入学习之中,张老师在自己班里对学生进行了优化组合,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考试成绩。可美中不足的是,依然有个别学生学习信心不足,成绩在下游徘徊复徘徊。

    他苦思冥想,寻求契机,以实现突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学校里的一次毽球比赛,让张老师的眼里流露出喜悦的光芒。

    毽球是历城二中的特色,在一次全校性毽球比赛中,毽球教师将学生赛场上的精彩瞬间拍摄下来,并将照片发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同时,还特意把照片发给了张老师,因为上面有他班里的两名学生在竞技场上叱咤风云的姿态。

    第一眼看到照片,张老师就被震撼了。自己班上的两名学生矫健的身姿、迅敏的动作,将毽球踢得上下飞舞,眼中放射出自信的光芒,脸上写满了令人陶醉的幸福。

    张老师决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契机,来重塑这两名学生在学生们心中的形象。

    随后的班会课上,张老师将这两张照片展示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家不约而同地报以热烈的掌声,羡慕与欣赏的目光也一并投向了这两名学生。那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也就自然而然地在他们两个人脸上升腾起来。

    然后,张老师又将照片发给两名学生的家长,并告诉他们,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很优秀,作为家长,应当为有如此优秀的孩子感到骄傲。于是,这两名学生不但在班里学生中树起了威信,也让家长为之自豪。

    张老师又将这两名学生专门叫到办公室,表扬他们为学校所作的贡献,希望他们继续发扬自己的特长。最后,张老师拍拍他们的肩膀鼓励道:“老师坚信你们以后在各个方面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从此以后,两名学生一走进教室,脸上就绽放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不但更喜欢毽球,课堂听讲与学习也渐入佳境。

    张老师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绝对不能用成绩好坏给学生贴上优秀生和差生的标签,因为学习成绩优劣,只是其校园学习生涯的一个方面,即使成绩不佳,在其他方面也未必没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有的学生成绩不好,也没有任何特长,可品行极佳,难道就不优秀了吗?他的班里就有一名成绩欠佳的学生,可她的品行却让她的生命光彩耀人。每天放学前,她总要将教室里的灯一一关上,因此常常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可她的脸上却总是洋溢着心满意足的微笑。还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每次考试都没有进步,可每次看到教师抱着一大摞资料走向教室的时候,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会快步跑来,不由分说地接过教师所抱的资料揽到自己怀里。

    孟子提出“良知良能”,而每个孩子,又何尝不是生而就有良知良能呢?所以,教师就要有敏锐的眼光,随时随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时常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让他们鼓起前进的勇气与信心。这样,学生不但会更好地发展起来,还会有一种被欣赏的自信心;相应地,在教师的心中自然就会荡漾起幸福的涟漪。

以美育人: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优秀品格

    历城二中的艺术教育独具风采,赢得了诸多参观者的高度赞扬,而在全省很多比赛中屡屡斩获大奖,更让这所本已远近闻名的学校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那么,这所地处农村的区属学校,何以能有如此的水平与气魄,就成了人们好奇的一个问题。

    一、让农村学生接受艺术教育

    凡事都有源头,历城二中能有今天的成绩,还要从其发端说起。

    那么,是不是李新生校长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对艺术爱之有加,从而“己所欲,而施之于人”了呢?

    非也。

    他所就读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地处农村,几乎没有专业音乐教师,10余年来所上的音乐课寥寥可数,即使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也没有学会一首。

    他升入大学,看到那些从城市来的同学挥笔可作画、屈指可弹琴、张口可唱歌的时候,自卑之中又不免发出无限感慨。

    这并非李新生校长对艺术毫无感知,而是从小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与熏陶所致。所以,当时他就萌发了一个念头,如果自己有朝一日担任了某所学校的校长,尤其是地处农村的校长,一定要让乡村的学生不再重复自己曾有的遗憾,一定要让他们也像城里的学生一样,在艺术的殿堂里享受审美教育的滋养。

    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个念头非但没有在他的大脑里渐渐淡去,反而有了愈演愈烈的态势。

    梦想成真,2001年,李新生上任历城二中校长。

    那个时候,学校破败不堪,教学质量低下,是济南市典型的农村薄弱学校,可那个让农村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念头却更加强烈。当时的他,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又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艺术不仅可以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还是德育的一种极其有效的载体。因为所有优秀的艺术,不但有着独具匠心之妙,而且也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所以,他初任校长的时候,学校尽管尚无艺术学科的名师,但也拥有几位正式编制的音乐、美术教师。于是,开齐开全艺术课程便成为必然。

    2004年,李新生校长更大胆作出决策,一次性购买了30多架钢琴,修建了独立的钢琴房,开设了钢琴必修课;2005年,又修建了独立的小院作为陶艺馆,供学生捏泥巴、玩陶泥等。艺术教育,与升学必考的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必修科目,也让学校充盈了更多学生的欢声笑语。

    自2018年搬进新校区后,又有了规模较大、配置先进的艺术楼、陶艺馆,以及由近400名学生参加的国乐、舞蹈、合唱三大社团,这些艺术特长生和对艺术感兴趣的普通学生,开始流连忘返于高雅艺术的殿堂。

    二、不拘一格降人才

    2010年的一天,乡村小学鸭旺口小学音乐教师赵立秋突然接到李新生校长的电话,希望她能调来历城二中。因为李新生校长了解到,赵立秋老师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学一待就是整整10年,不仅平时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就是寒暑假也都自愿奉献给了学校。乡村小学没有舞蹈场地,有时只好在全是沙土的操场上练习。几年之后,她恳请后勤教师在操场上焊了一组纯手工打造的舞蹈把杆。为了率领学生参加全省大赛,赵老师费尽心思。没有像模像样的演出服,她就从鸭旺口的集市上买来一些大红大绿的花被面,又坐公交车从济南西市场买来一些花边,周末与母亲一起用缝纫机缝制演出服。尽管母女二人费尽全力,依然不太合适。可当这群乡村学生亮相全省大赛舞台时,还是产生了很大反响。没有洗掉“土气”的乡村学生,以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决不服输的精神,让所有观众赞叹不已。由于赵老师久经风吹日晒,皮肤已变成黝黑色,于是,就有记者以“乡村里飞出来一只黑凤凰”为题,对她作了报道。

    其实,这只是赵老师在乡村小学奋战10年的一个片段,但却足以显示出她的奋争精神。

    能够从乡村小学进入已经大有名气的历城二中,又是李新生校长亲自打来电话邀请,让赵老师感动良久。

    她说,2010年,是其生命中一个新的起点,她要报答李校长的知遇之恩,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既有艺术修养又有良好品格的人。于是,她开启了自己的又一个奋力之旅。

    当时赵老师的儿子只有3岁,不分昼夜的训练让她无暇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睡在跳舞房的钢琴凳子上,直到晚上学生训练结束回宿舍后,她才疲惫不堪地背着儿子回家。

    她对舞蹈训练全身心投入,有时正在吃饭,她突然想起一个舞蹈动作,就会放下碗筷旁若无人地比画起来,以至让家人也大吃一惊;有时正和同事交流,突然灵感袭来,连“再见”都忘了说,就一溜烟跑掉,让同事感到莫名其妙、一脸惊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