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思政建设融入审计技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4-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科学总结和重点阐述。继承和发扬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的工匠精神,需要以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进而培养出更多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审计专业以“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为着力点,政行企校广泛交流、深入探讨并集思广益,就如何将思想政治建设融入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以及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改革探索。

    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深层认识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在日常的“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当中,引进合作事务所的真实审计案例,以此增强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感性认识和认同,并通过延伸讨论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真实案例与道德建设有关。证券欺诈案例“琼民源”,就是因为财务造假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就是道德和价值观的严重缺失。从审计人员道德的角度来看,在美国的“安然”事件中,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与安然公司合作进行欺诈,甚至帮助安然公司销毁会计资料。这种行为明显是缺乏职业道德,这也是造成安然破产的主要原因,同时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也由此而倒闭。因此,在“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中融入相关案例,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具备正确职业操守、拥有健康职业心态的重要性。同时案例教学也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有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导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负责、严于律己。

    在教学各环节融入正确价值观与思想道德素养的熏陶与培养

    在日常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将职业价值观与思想道德素养融入到教学环节中。首先,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习“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内容了解自身作为一名审计师需要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在未来的工作中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让学生对职业道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职业道德时,重复并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印象,直到在他们的记忆中根深蒂固。“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以学生的职业规划为教学目标,以业务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教学主线,将思想政治因素转化为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素质,进而不断完善课程建设体系。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遵循课程自身的教学内容和特点,从而实现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使两者之间建立一种“默契的关系”。这并非将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生硬地添加到教学项目中,而是在某些具体项目中有机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在课程的关键项目中,通过正反面案例对比分析,进而建立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职业观与价值观。在传授专业技术的同时,阐述其专业技能背后的逻辑和精神内核,并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将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职责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其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有效互补、和谐发展。

    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职业责任作为思政建设的重点

    “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通过将爱国主义事件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使其建立健康、正确的择业观与人生观,从而更好地进行人生规划。同时“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由于其学科特点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紧密相关,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嵌入相关财务舞弊案例,进而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建立。如组织学生观看《国家审计》等相关影视作品,通过影视作品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使得学生了解经济建设背后的各种相关因素,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国家建设过程中所肩负的使命。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不断发生碰撞,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已经能够深刻认识到,单一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审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已经要求学生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良好职业素养与应变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正是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相关思想政治资源,在发挥课程教学目的的同时,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使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政治素养能够协调一致成长。“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技能的同时,更要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李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