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开花”的成都特殊教育新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以来,成都市不断推进特殊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23个区(市)县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特教改革与发展规律,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实现了“多点开花”的特教发展新局面。

    成都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放眼全局,强化全域高质量发展智库功能

    2015年,成都市教育部门依托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了成都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并面向全市开展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巡回指导、质量监测、师资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近年来,成都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深度聚焦全市整体发展,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助推成都全域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全国首个特殊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全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数据全覆盖,定期发布全市特殊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为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先后参与起草《成都市县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标准》《成都市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标准》《成都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成都市区(市)县特殊教育学校设置职业高中部建设指南》《成都市特殊教育专项提升工程项目规划及第一批项目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确保全市特殊教育基础建设、专业发展、支持保障等目标任务路径清晰、整体推进。

    创新督导检查和巡回指导工作方式,2019年,研发全市特殊教育政府专项督导和送教上门两项工作的线上监测评估系统,2020年,整合专业资源,结合成都实际,从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康复服务与社区参与、资源中心(教室)建设、教师培养培训等10个维度研发适合成都地区特殊教育发展实际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科学监测全市特殊教育发展状况。夯实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智力支撑,定期开展全市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分层分类对全市教育行政人员、特教教研员、特殊教育教师、资源教师和随班就读教师开展专业培训,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特殊教育师资队伍。

    青羊区:

    以体树人,特奥项目助力特殊学生幸福美好生活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2006年至今,青羊区将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心智障碍学生康复训练和特长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坚持以特奥运动为载体实现以体树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通过个别化教育计划和系列融合活动推进特奥课程实施。2010年开始,青羊特教融合专业资源,结合国家课程“运动与保健”,研发校本系列特奥活动,实现人人参加、天天锻炼、周周训练、期期比赛、时时活动;2021年,开展“特奥项目进课程”工作,带动影响成都市20余所特殊教育学校和西藏那曲市开展特奥活动。与此同时,切实强化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打造特奥管理团队、特奥教练团队和特奥志愿者团队3支队伍,积极整合专业机构和公益组织优势资源,建立校外训练基地。2007年以来,青羊区在特奥会比赛中获得世界级金牌24个、全国级金牌100余个、省市级金牌200余个;先后荣获“四川省智障和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示范基地”“四川省特奥训练基地”“成都市十大社区志愿服务品牌”等荣誉称号。“以体树人,耀在一起”,特奥活动让每一名特殊儿童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成华区:

    转衔教育,许特殊孩子一个有尊严有质量的人生

    “老师,我的孩子毕业后怎么办?”一句家长追问,凸显学生无助与家长焦虑,倒逼学校必须关注社会需求,变革培智课程教学形态,破解智障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化难题,满足因残致贫家庭需要,回答社会提出的时代之问。“扶贫先扶智”,成华特教学校组织开展“高年级中重度智障学生从学校到社会转衔教育的实践研究”(立项成都市基础教育重点课题),研究以义务教育阶段七至九年级中重度智障学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生活能力品质、适应未来变化、融入主流社会为目标,以课程系统和支持系统构建为策略,帮助智障学生实现由学校的学习能力培养向社会的自我生存能力培养转换。历时近8年的研究,最终建构了以安置导向、职特融合为特征的中重度智障学生转衔教育的毕业安置体系、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实施体系、环境支持体系、评价体系六位一体的易操作、可评估、有保障的新型化培智教育教学实践体系。近年来,毕业学生的就业安置率达72%,有效地帮助学生融入社会,为残疾家庭带来希望梦想。教改成果获国家和省政府部门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实现了师生教育生命的共同生长。

    新都区:

    蝶韵文化彰显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特殊教育

    新都教育以文化育人为基点,全面彰显和谐包容的城市温度。近年来,区域特殊教育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蝶韵文化136模式”,即1个文化特色、3个层面展开、6大课程支撑,帮助残障孩子破茧成蝶,暖心有尊严。特殊教育学校着力打造“蝶之美”(环境文化),以“蝴蝶”作为载体,从课程设计出发,内外联动,普特融合,通过“学校、班级、社区、普特校际”四大文化打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着力打造“蝶之韵”(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通过“过五关,斩六将”实现青年教师成长进阶,通过构建“136蝶韵课程”“1+N艺体课程”和“蝶韵生活德育”体系,以六大课程为支撑,以特色教学和蝶韵社团为拓展,通过平台搭建、活动参与,实现学生“自尊、自信、自强”,化蝶起舞,润泽生命。着力打造“蝶之魂”(精神文化),将蚕·蛹·蝶进化蜕变作为精神内核,通过“认知、实践、固化”三大工程植入人心,固化于行,共铸于魂。区域内学校依托“蝶韵文化136模式”,也同步构建了融合共生、和谐包容的育人文化。如毗河中学研发“美好课程”,让每名学生都能全面而适性地发展;北星小学实施“启明课程”,让每名学生都成为闪亮的星;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的双向融合,共同营造了和谐包容的特殊教育校园文化圈和发展共同体。校园文化引领了新都区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

    双流区:

    “1+5+N”融合教育模式,让特殊教育承载更多的城市温情

    双流区作为首批国家级别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扩大改革试点成果,以“优化区域融合教育服务体系、深化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升特殊教育质量”为目标追求,聚力深化区域特殊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特教学校转型升级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通过开展师培课程模块化、协同研训常态化、团队建设序列化“三位一体”的递进式融合教育研训,完善实施“学科调整课程”和“资源教室特需课程”两类课程,开发“身心障碍筛检评估量表”等本土化专业工具,打造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平台等举措,深化区域“1+5+N”(1个资源中心,5个片区二级资源室,N个校本三级资源室)三层级融合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同时,构建起以特殊教育联席会议、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融合教育集团为核心的“行政+专业”联动服务体和“日常+专项”的双轨财政预算机制(日常指特殊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专项指资源中心、资源教室建设与运作专项经费)。双线推动区域特殊教育高品质发展,增强了教育服务的包容性,增进了民生福祉,让特殊教育彰显了更多的城市温情。

    都江堰市:

    依托都江山水,携手“微文创”,打造产教学模式

    都江堰市特殊教育学校坐落于世界“三遗之都”都江堰的5A级景区青城山脚下,学校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和特点,着力利用地方资源积极和文创企业合作,共同将“富含都江山水及人文风情的文创产品开发”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推动学科整合,在全学科联动中传授和训练学生相关知识和技能,用学习时间和训练内容量的叠加,把效果汇集在高段的劳动教育技能训练上,从而保障文创产品的部分开发与制作(是为微文创)。在生活适应学科“家乡美”内容中了解、认识都江山水,在音乐、体育、美术和小学段劳动教育等学科学习中用教康结合的方式促进技能习得,在初中段劳动教育中由企业技术人员指导,通过基地实践等方式分层开展相应文创内容的开发与制作,成品通过企业对外销售,初步形成一个有效的产教学模式,为培智职业高中的开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学校系统构建了以“木作”为主要内容的手工制作课程体系,以木作企业为课程实践基地,将“木作”中部分制作环节交给学生完成,学生已参与到木作——都江十景灯、木勺木筷以及书签等的制作中。产教学模式下的文创产品开发与制作不仅培养了特殊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本土文化带来的魅力,提升了学生的生活品质,更让学生习得一门技能,为他们融入社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也为幸福美好生活贡献了特殊教育的都江堰力量。

    大邑县:

    乡村振兴背景下书写特殊教育美丽篇章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大邑,一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邑县特殊教育根植乡土文化,立足乡村特色,对接乡村产业,以学生自食其力并成为乡村建设合格劳动者为培养目标,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向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延伸。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