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研究点燃教师成长热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6-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樊薇 绘

    “一名教师要真正成长起来,需要学校充分激发教师潜能,唤醒教师的主动成长意识,让教师经常性地拥有‘成长感’,并转化为进一步成长的动力。”

    怎样使教师拥有“成长感”?山东省实验中学校长韩相河介绍,从2013年开始,该校就设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基金,下大力气支持教师们出书,鼓励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教师著书立说。

    就在今年4月23日,该校语文教师李鸿杰的专著《卷帘看——中国诗画读记》荣获山东省“奎虚图书奖”。消息一出,全校师生对读书有了更高涨的热情。这是2020年山东省实验中学校本丛书中新添的两本著作之一,另一本是语文教师王领弟的《追问班主任的终极智慧》。

    在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出版专著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截至目前,该校已利用专项基金为16位教师出版了18部专著,另有4部即将付梓。

    为更多教师赋能,打造专家型教师

    强军需名将,强校需名师。如何让教师自主发展、主动成长,让中小学教师出名家、出专家,山东省实验中学的选择是:以“教师赋能工程”,让教师们看到自己身上的更多可能性。

    有着30年从教经验的王领弟是学校公认的“诗人”。为了完成自己的专著,她用了三年时间积累素材,用一年时间改稿,再用一年修改、出版。

    “时间虽漫长,但把自己的专业研究变成成果,并分享给更多的人,对我自己来说是完成了一个成长性事件。”王领弟说。

    出书这件事在教师们身上起了神奇的“化学反应”,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专业成长激情。像李鸿杰、王领弟一样,山东省实验中学越来越多一线教师的著作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

    在这16位出书的作者中,有5位被评为特级教师、6位被评为高级教师。他们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也都成了“大咖”,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也带动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干在专业领域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开展共同体教研,助推中青年教师找到新方向

    相对而言,中学教师的课程建构能力偏薄弱,即使有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在这方面也未见优长,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课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过去我们所讲的‘传帮带’已经不能局限于课堂了,应该更加注重教师教育理念和创新思维的全面提升,才能真正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做好教育。”韩相河认为,“开展共同体教研,加强梯队建设,注重青年教师创新思维的培养,才能为一所学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共读共享、共创共建”是山东省实验中学“共同体教研”的核心理念。2011年,学校成立“教育星空”教师成长分享会,就是希望教师们除了“低头看路”,更要“抬头看天”。在教师交流研讨中,教师们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切磋、共鸣、共振,通过对话与分享激活教师思想,活跃学校的学术氛围,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经过10年沉淀和发展,“教育星空”教师成长分享会已成为山东省济南市著名教研品牌。

    想起几年前初次参加“教育星空”分享会时的情景,热烈的讨论、诚挚的交流、会心的微笑,都给语文教师段会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以后,她也成了“教育星空”的常客,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三年下来,她也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2020年,她的研究课题“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顺利通过了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评审。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教师在分享中找到了新方向,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开发适宜的教学内容,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达成目标。

    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师

    在山东省实验中学第十一届读书节活动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丰富多彩的学生读书活动,更看到了教师队伍的强大学习力。“校园领读者”“教师论坛”“教师爱书人评选”等活动精彩纷呈。

    “过去经常说,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了。不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师,就无法教出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发展指导中心主任郭尚民说,“我们鼓励教师们多读书、读好书,源源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经过多年的积淀,山东省实验中学已经成长起了一批热爱阅读、有能力引领教师成长的专家型教师,他们正在将知识转化为教育生产力,通过分享、引领,在校园中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气氛,以教师自身的成长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名师们的倾囊相授,“弟子”们自当全力以赴。每年10月份,学校都会举行隆重的青年教师拜师仪式,请名师对青年教师“一对一”指导。读书、思考、分享,以老带新、共同成长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常态。很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参加读书活动,广泛听课,围绕在有专业特长的导师周围进行智慧碰撞,不仅自己迅速成长,学校的名师队伍也逐步壮大。

    政治组青年教师史可2020年入职,她的导师程春娴工作不到20年,已经担任了多年备课组长、教研组长,被评为“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程春娴和政治组的教师们多年一起研究“对话教学”。自2020年以来,她指导史可和其他青年教师一起参与济南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项目,在承办活动和不断磨课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整个团队的快速成长。

    邵丽云是该校数学组的正高级教师,虽即将退休,依然在关心着弟子潘洪艳的成长,催她出专著,写论文,总结自己的教学成果。2019年,潘洪艳也顺利评为正高级教师,成就了导师和弟子“双正高”的佳话。

    2020年,山东省实验中学被教育部确定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用新课程引领新探索,已经成为教师共识。韩相河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搭建教师成长的多元平台,努力打造一批引领新课程改革的名师,让教师队伍成为奔腾的河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