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7-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象贤中学导赏团学生(左一)为广州市历史名教师工作室教师做沙湾耕读文化讲解。 赖香 摄 象贤中学的“两思”课堂上,教师以何炳林院士为例讲述“永恒的民族精神”。 陈嘉驹 摄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如何落实到各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依托协同与互动教学理论,抓住课堂主阵地,构建起大小课堂良性互动、“双轮”驱动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具体来说,就是以校内小课堂为纽带,建立协同教学共同体;以社会大课堂为舞台,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大格局。

“两思”小课堂:依托学科课程构建协同教学共同体

    知识、能力与价值观,三者不是彼此割裂,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就要树立超越知识与能力的课程观,并升华到价值观的层面。除了思政理论课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在涵养思想品德、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升精神世界追求等方面的作用。语数外、理化生、音体美、政史地等各门学科课程都是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各学科教师都是第一责任人和践行者。象贤中学把突出思维能力发展的学科元素与突出价值观教育的思政元素交互融合而开展的教学,称为“两思”小课堂。在具有育人聚合力的“两思”小课堂,各学科课程之间要素协同,构建起思政教育协同教学共同体。

    “思政”和“思维”齐头并进

    2019年,教育部明确提出“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同时,高考评价体系还规定了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

    为了在课堂中更好地贯彻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的精神,尤其是呼应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象贤中学融课程思政及学科思维为一体,通过问题驱动,把思政的价值引领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机融合,有序推进。“思政”与“思维”比翼齐飞的“两思”课堂,紧扣目标、内容、策略、评价等课堂核心要素,具体来说,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为指导原则,以思维性课堂教学为理论指引,以高考评价体系及课程标准为实践指南,借助情境设置、问题探究、交流反思等操作环节,凸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功能。

    比如在化学课上,在讲到“油脂、蛋白质”这些知识点时,教师紧扣当下疫情防控的实际,以非常时期更需要重视六大营养素的补充作为情境,自然引入油脂与蛋白质话题,并倡导“健康决定一切”的生活理念,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整堂课的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以结构决定性质作为线索,铺陈出新,讲透了蛋白质和油脂的结构与性质。其中分组实验使整节课迎来了一个小高潮,特别是当教师提供了实验员的头发和小泰迪的“胎毛”作为蛋白质的实验样本,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与期待。整个课堂一直在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形成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同时启发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形成内心的信念,明确生活目标和人生方向,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文”和“科学”双翼齐飞

    不同的学科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不完全相同,因此学科教师要结合“思政”与“思维”合二为一的原则,依据所讲授课程的内容、特点,从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角度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一是将学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如历史学科,教师应以生动可感的历史事实为切入点,教导学生不忘历史、以史为鉴,树立居安思危的思维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激发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意识,提高辨别和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念与思潮的意识和能力。再比如语文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语言和文字等交流能力的培养,更要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让学生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字与文化背后,那些有着高尚道德修养和情趣的灵魂,那份坚持为人民与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那种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人类命运捆绑在一起的使命感。

    二是将学科所彰显的科学精神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比如在化学课上介绍氯气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技术的两面性:一方面可以改善人类生存质量,为人类带来福祉,比如早期人类用液氯做自来水消毒剂,现在用含氯的化合物作为自来水消毒剂;另一方面技术也有负面作用,也可能成为“恶魔”,给人类带来伤害、隐患甚至灾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氯气就曾经作为化学武器让很多人失去生命。我们应正视技术的负面效应,进而培养辩证的思维,树立尊重科学规律、独立思考、敢于怀疑等科学精神。

社会大课堂:整合“家校社”形成协同育人大格局

    如果说“两思”小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那么“社会生活”就是第二课堂。开辟社会大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时间和空间中,增加互动,参与行动,增强具身性体验。对单个个体而言,不管是再有益的情境性体验或者借代性间接体验,只有当这些认知、情感、感官等体验维度与主体有意识的主动性直接经验自然融合,才能转化为个体意识、个体行动乃至个体习惯。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参与和互动不仅是组织与社会动力的源泉,也是改变个体认知结构的重要机制。组织中的个体,借助互动和仪式所产生的情感能量与符号,将集体性信仰、思想、规范、文化等内化。互动参与的程度越高,情感能量积累得越多,个体认知结构改变得越彻底,态度与信念也越坚定。

    在基于社会生活的主题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社会生活的主题课程的实施可分为三种路径。

    第一种是融合式研学,一般聚焦国家战略与政策以及具有紧迫性的重点领域,既可以选择生活、环境、个体发展、历史、文化等专门性特色课题,也可以选择由几个学科联合推出的综合性专项课题。比如象贤中学设立“沙湾古镇导赏团”,定期开展文化遗产、文化旅游等相关的研究性学习,通过研学课程将历史、地理、政治等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提升了师生从不同学科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师生在主动观察、记录与思考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政策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认知。

    第二种是实践式拓展,除了常规性校内实践课程设计,重点拓展校外实践课程。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到被称为丰田全球模范工厂的广汽丰田公司体验汽车制造流程和工艺,并完成汽车工厂模拟分配设计项目。再比如学校依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本土劳动主题实践等,组织学生以班组为分队,深入到农户家里、田间地头,完成采摘、除草、育苗、培土、施肥等农务,并动手做饭,与农民共餐交流。同时自行挑选研学选题,借助地图软件,手绘农户家或劳动农地与周边的平面图;认识二十四节气,探究至少两种农作物如何选种育种,了解择优选种的技术。学生通过这些农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和连接,深入了解珠三角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树立环保意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

    第三种是学校文化类课程。象贤中学建立“象贤文化”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融为一体,紧扣“贤文化”育人的三个梯度“悟、齐、弘”,打造“悟贤”“齐贤”“弘贤”三大课程,同时为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展示的平台,打造了“象贤四节”,即“瀚章”书香节、“三杰”体艺节、“尚贤”人文节及“炳林”科技节,四个节日平均分布在学年的各个阶段。学校更将校园文化与当地优秀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破校园边界,以社会为教材,以更广阔的文化浸润师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将三重文化内化为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在三位一体的“家校社”体系中扩展思想政治教育

    从学生完整成长的角度看,构建“家校社”合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方向。除了学校,家庭与社会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因此,只有三位一体,以学校为枢纽、以家庭为单元、以社区为平台,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育大格局,才能形成思政教育的合力效应。一方面,要将课堂中的构建者、实施者、引导者的角色赋予家庭与社区两个主体,让他们成为“社会大课堂”的主体。另一方面,学校、家庭、社区三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以及行动上,要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当然这需要组织体系、制度设计、保障机制等一整套制度设计作为支持。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本文系广州市教育学会重点立项课题《“两思”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