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东升的乡野情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黑框近视眼镜,身材结实,衣着朴素,“80后”乡村教师董东升,最近出名了。他的一节美术课,获得了全国大奖。

  不过,在他身上,看不到丝毫的欣喜与得意。他的神情,一如他手中的那团泥巴,温润质朴。他身后的桌子上,放着一大排泥人,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聊起获奖,聊起教育,聊起他对这片热土的情怀,董东升的表情一下鲜活起来,话匣子也一下子打开了。

  村小教师的全国大奖

  “大家好,我来自华北明珠白洋淀旁的一个小小农村,我的名字叫‘野地萝卜’,感谢领导把我从野地里挖出来,来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小朋友们叫我萝卜哥就好啦……”

  一阵爆笑之后,“萝卜哥”以“我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我的一位好哥们,就是在白洋淀边吸收了日月精华的小泥巴”为导入语,轻松欢快地开启了这节课。

  董东升任教的这节美术课叫做《千人千面》。

  所不同的是,这次上课不是在董东升工作了10多年、充满了乡野气息的农村小学——河北省任丘市娄尚双中心小学,而是在沈阳市的一个大礼堂,学生都是城里的孩子。观众席上,坐着中国教育界权威的专家评委和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教师。

  一节课很快就要过去了,仍然在快乐地玩泥巴的孩子们,按照“萝卜哥”的指引,纷纷把自己制作的泥塑脸谱贴到黑板上,那一刻,展示的快乐爆棚。孩子们的这种喜悦也深深感染了评委及老师们。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团泥巴;没有电脑、没有视频、没有多媒体。就是这样一节朴素的课,竟然毫无争议地拿了全国美术优质课一等奖。评委们普遍的感受是“真实、质朴、接地气”。

  这并不是董东升第一次上公开课。

  事实上,沈阳的这次上课机会,是董东升在经历了县、市、省三级选拔,才站在了这个全国讲台上。而这之前,是他15年上课的积淀以及他对乡村教育的理解。

  穷孩子用什么来滋养心灵

  出生于1981年的董东升,在师范学的就是美术教育专业,做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是他的梦想。

  但到农村任教的现实是,受学校经费及农村家庭收入水平所限,上课使用的美术用品在学生和家长的眼里是一笔“巨额”的投入,“生产资料”的匮乏制约着农村学校美术课的正常开展。

  董东升的美术课只能就地取材。

  “在我们这里遍地都是黄土,每到春天,河水开化,泥香四散,泥巴是大自然对农村孩子的恩赐。为什么不利用泥巴让学生塑造一个美丽的梦呢?”在董东升看来,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也是一个教育教学资源丰富的大学校、大课堂。农村给孩子提供了众多的体验机会,这是城市教育不能比拟的优势。

  有一节课,董东升就是利用当地随处可见的荷叶来上课的——用荷叶做一件美术作品,主题不限,形式不限。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很“宏大”的主题,但董东升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画面,在创作上要给学生自由。

  董东升的课,无论是玩泥巴,画荷叶,还是剪纸,都是这样。

  整合教材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由于农村师资缺乏,董东升其实是语文老师,美术课只是“兼职”。

  不过,上起语文课来,董东升也习惯性地露出美术功底。“课文里出现的山水、人物,董东升都能用简笔画表现出来,学生很喜欢上他的课。”校长周守乾对此赞不绝口。

  歪打正着的是,农村教师多科教学的现实反而给董东升提供了学科整合的机会。比如,他会在语文教学中安排书法课;为了教好语文课,他会不厌其烦地就地取材制作教具、创编游戏、丰富教学故事。他制作的《小小养猪场》、《快乐的林子》、《两小儿辩日》等课程教具连连获得县、市大奖。

  董东升所在的学校距离白洋淀的岸边只有10公里的路程,《荷花淀》、《小兵张嘎》的故事在当地广为传颂。在《小兵张嘎》的语文课上,他带领孩子们收集有关张嘎的连环画和画报,与孩子们一起用泥巴塑造人物,表现小兵张嘎和鬼子斗智斗勇的场景,这种崭新的语文学习体验,深受孩子们喜爱。

  在董东升眼里,农村学校可能不会有多媒体、投影仪,但生活中到处都是小道具,可以因地制宜地把母语教学、美育、德育融合起来,利用这些小道具设置教育场景,让真正的教育发生,让生命真实地成长。

  学校应是乡土文化的连接中心

  15年的农村教育实践,让董东升对家乡这块土地充满了感情,也让他对当下的教育与这块土地的关系有着深深的忧虑。

  “老师,我能不做吗?”

  “老师,我做题行吗?”

  在一次手工作品课上,有些平时课业成绩很好的孩子提出以上问题。这深深刺痛了董东升的心。

  这次手工课的结果再一次打击了董东升——这些成绩好的孩子作品单一、粗糙,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都显得苍白、薄弱;反而是那些平时课业成绩不那么出色的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作品的张力让他惊叹。

  思忖下来,董东升觉得,这个现象的背后,是教育的功利性隔断了真正的教育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一个只关注成绩、只知道做题的孩子是无法与这个世界建立连接的。而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能在未来的世界更好地活着。

  近年来,董东升越来越担忧的,是孩子们与当地文化礼俗的切割导致的群体性文化失忆。

  “现在的孩子,虽然村落距离白洋淀只有十几里的路程,村旁就是白洋淀的十里长堤,但已经很少有机会去淀里玩耍,去长堤上捉知了;家里房前屋后就是菜园子,出村就是庄稼地,但许多孩子已经五谷不分;村里的红白喜事,各种礼俗仪式,大多数的孩子已经没有概念了……”董东升很是感慨,“孩子们对养育自己的文化已经缺少了记忆与传承”。

  为改变这个现实,董东升开始了初步的探索,在他新设计的校本课程里,《蜘蛛网粘知了》、《我是婚庆主持人》等活动课程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

  董东升的理想,是通过校本课程和农村社区文化的整合,把学校建设成乡土文化的连接中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