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的3个问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效课堂是过程与效益并重的课堂。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展示,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思维、提升了能力。因此,这种课堂自然会带来高效率与高效益。关注高效课堂必然要关注教与学的过程,要认真解读师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仍然会发现高效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

  课堂过分模式化制约生成。高效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能够让学生自由成长。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课堂虽然有高效课堂的形式,却是呆板、缺乏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全按照预设的模式进行,虽然能够很好地完成预设目标,却缺少了灵魂,也缺少了教师与学生的创造力。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就在于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过分程式化。在有些课堂上,某个环节做什么、怎么做,下个环节是什么、如何操作,合作学习几分钟、展示汇报几分钟,等等,事无巨细,都被规定得十分死板。这样的课堂虽然紧凑,却不精彩,很难让学生得到锻炼。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目标追求,如何操作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教师实际和学生实际来考虑,不应该囿于模式、不知变通。

  课堂生成问题的深度不够。高效课堂的展示环节既是学生学习情况的汇报,又是生成问题的关键环节。在课堂展示环节,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是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深度不够,经常可以用简单的“是”或“不是”就能回答;二是问题的设计缺乏科学性与逻辑性,特别是对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理科而言,这样的问题设计丧失了学科的味道;三是教师对问题生成不够敏感,当学生展示出现新问题时,教师准备不足,难以捕捉,为课堂教学留下了遗憾。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首先在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不足,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另一个原因则在于教师,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不够,教学技艺也不够成熟。理想的高效课堂问题生成应该什么样呢?我认为应该如此: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把不易发现的问题挖掘出来,并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再生成新的问题,然后教师与学生又能抓住这些问题,一一解决。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深度、有厚度的课堂。

  教师阅读课堂的能力不足。随着高效课堂的不断推进,目前已经有许多课堂发展到“无师课堂”、“自由课堂”、“自驾课堂”阶段,学生越来越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课堂确实充满活力,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在实践中,许多课堂也出现了因教师缺位而造成的不良影响,比如,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抓不住,教师不能及时引导,许多能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机会白白溜走,等等。高效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没有否认教师的作用。教师应该像一个高明的教练阅读比赛一样,学会阅读学生、阅读课堂。教师阅读课堂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其驾驭课堂能力的高低。教师需要通过阅读课堂,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明确学生合作中的得与失,了解学生在展示中出现的失误或者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和点拨,让课堂更具智慧、更有张力。

  上述问题并非仅存在于某个地区或某个学校,我们在推进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让课堂不断优化、不断升级。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师在推进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必须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与阅读课堂的能力。

  提高学科素养,增强课堂活力。有些人可能存在误解,认为高效课堂强化学生的作用,弱化教师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其实不然,高效课堂更强调教师的学科素养,更注重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一定要学会指导学生与点拨学生,这种指导与点拨需要教师具有极高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的高低,一是取决于教师所受的教育,二是取决于教师工作后的学习与反思。教师是需要随时充电的一种职业,在知识迅速发展的今天,关起门来教书只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阅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进行学科阅读,将本学科的知识了解透彻,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其次还要进行教育阅读,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再其次,还要进行开放阅读,需要阅读一些看似与教学无关的“杂书”,进一步增加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增强阅读课堂能力,提升课堂厚度。阅读课堂不是替代,也不是游离,而是指教师要在上课时密切关注学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学,关注学生的合作,关注学生的探究,关注学生的展示,关注学生的反思与巩固。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学会适时点拨,这种点拨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提升,对教师而言则是学科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的体现。通过教师阅读课堂,我们可以解决课堂深度不够的问题。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提升教师阅读课堂的能力呢?

  我认为,教师需要重点关注课堂的几个阶段:学生自学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记下学生的典型问题;学生合作探究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展示生成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捕捉、相机点拨。

  教师强则课堂兴。我们只有加强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才能使高效课堂更具活力、更有张力、更生魅力。

  (齐刚,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教研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关注学生的4个权利     下一篇:关注对话的3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