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教授”赵俪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2-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作为兰州大学历史系的第一号领军人物,赵俪生是学校里当时唯一能开出从“原始社会”到“鸦片战争”的“大通史”课教授。这位洒脱俊朗的“山东大汉”,被大家称为最有魅力的导师,他上课到底有啥独到之处?

  1978年,我在攻读世界史方向研究生时,有幸听到赵俪生教授上课。他声如洪钟,幽默诙谐,抑扬顿挫,内容“抓”人。细细回想起来,赵俪生上课有秘密武器,我们背地里称他为“五绝教授”。正是有这几大法宝,让他驰骋史域如入无人之境。

  板书绝:话音刚落粉笔头就落地

  赵俪生上课时的板书量很大,历史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征引的文献、历史地理地形图甚至人物肖像,讲到写到,常常是话音刚落粉笔头落地,几乎是同时完成。他的板书又快又好,有图有画,有重点,每一块黑板上的展示都是一件艺术品,他的书法在史学界是颇有名气的,找他求字的不在少数。试想,我们一堂课要看几块黑板的“书法作品”,那是怎样的一种享受。

  后来,赵俪生的几位“嫡系”研究生开始轮流上去替老师擦黑板,继而改为他在前面站着讲,几大弟子就轮流上去板书。这可是考验人的硬功夫:凡内容涉及需要板书的地方,必须跟着他的思维走,功底好的师兄把能替赵俪生板书作为一种荣耀,这种课煞是好看,老师讲得精彩,弟子板书如行云流水,有点像将军指挥作战,参谋布沙盘一样。而赵俪生上课旁征博引,又常常没有讲义,中国史上的名词生僻的字又多,有些助教都未必跟得上。记得有一次,在阶梯教室上大课,赵俪生在前面闭着眼睛讲得完全进入了角色,却感到下面不停地骚动,回头一看,负责板书的助教写了错别字,擦了写又错了,再擦了写还是不对,最后还是一“嫡系弟子”赶快跳上去救场。

  文献绝:引经据典如竹筒倒豆子

  凡是在历史系上过史料学和古文献课的人都知道,古文献可以称作“中文里的外文”,它的断句、诵读、解释等学问很大,在我们这些学世界史的学生看来甚至比外语还难。我实在惊讶赵俪生何以像竹筒倒豆子一般,大珠小珠落玉盘,不打半点磕巴。后来才得知,他的真功夫一是得自于“家学渊源”,其当过秀才的父亲自他幼年就为其编写《集腋成裘》,要求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二是得自于他在清华大学读外语系期间听了闻一多开的四门课:《诗经》、《楚辞》、《唐诗》、《中国古代神话》,还有杨树达先生的《训诂学》,从此踏上文献学的门径。三是当“右派”期间在资料室整理卡片时的学养积累。有此三得,多少文献早已烂熟于心,所以脱口而出并不是什么难事。老辈们的“童子功”,我等望尘莫及,恐怕以后也少有这样的大师了。

  外语绝:随口的英语提示恰到好处

  如果说外语系里外语好的人多不足为奇,但在历史系就不同了,即使搞世界史的教师,多年不用外语,口语好的人实在不多。不少人都是学的“哑巴”英语,很难说出口。而搞中国史的赵俪生,不但时常会有英文板书,而且动辄还来几句标准的伦敦英语,这可不是什么显摆,因为他随口的英语提示常常是那么恰到好处。在上世纪70年代末,这真是领了风气之先,叫我们大开眼界。

  理论绝:“问题意识”下的逻辑呈现

  我当时选修了赵俪生的《中国古代史讲座》和《土地制度史》。我们一般认为,学术含量的最大创建在于建立体系上的史学范式,但是赵俪生不死板、不背教条、不畏惧权威,郭沫若、范文澜这些史学界最高权威的观点经他一剖析也会发现有薄弱之处,而且他完全是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考,提出一些观点进行比较和改进,这让我的视野大为开阔。这门课最大的特点是“问题意识”非常突出,一个问题套着一个问题,使人总在“为什么”里遨游,调动你高度紧张的思考,然后从逻辑关系上一层层推开,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有了把原来的“死知识点”贯通整体的意识,甚至有了与老师不同的看法,这让我非常兴奋,有了争论的冲动。可以说,是赵俪生的这种传道授业方式把我领入史学领域的,后来我搞俄国农村公社就是受老师讲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时谈到俄国公社的启发。

  视野绝:上课大气“博而通达”

  赵俪生上课大气磅礴,纵向的中国几千年,横向的世界中世纪、近现代全部了然于胸,背景越大,所讲的那段历史反而越清晰。我记得讲“井田制”的时候就涉及罗马的军事隶农、西欧的马尔克和采邑、俄国的村社,充分体现了他高屋建瓴对历史的驾驭感,“进得去,出得来”。这种把整个世界历史都融会于心的比较方法后来一直成为我治史的追求。

  赵俪生的涉猎领域博大精深,文学、哲学、史学、民族学、经学样样精通,用他自己的话说,喜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他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当代意识,古代那些难懂的制度安排和官名在他的课堂上全部都替换成了诙谐幽默的现代对应关系。现在卖得很火的李亚平写的《帝国政界往事》、吴思写的《潜规则》里常见的比喻法,赵俪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讲课时就不断在使用,只不过他的文章还是按照传统的手法写作。他希望学生也成为“通才”而不是“匠人”,虽大但绝不空疏。

  20多年过去了,我自己也带上了研究生,但赵俪生上课的一点一滴,仍会让我铭记一辈子,并且终身受益。

  (本文根据《二闲堂文库》摘编)

  赵俪生,1917年生,山东安丘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早年从事苏联文学翻译和革命文学创作,后专于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农民战争史。晚年专攻先秦文化,探讨中国文化的源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在一起     下一篇:300年后的人类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