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 接 小组合作的14个建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3-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 选定小组长及小组中各个角色时,教师应该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切忌自上而下的“硬性安排”。

  2. 小组的成功依赖于小组所有成员的个人表现,合理分工非常重要。

  3. 教师要明确,“关键问题由谁提出”、“谁来决定解决问题的方向”、“谁来主导合作学习的效果评价”,以上问题的答案都应该是学生。

  4. 以个体为单位的课堂学习和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学习并非完全对立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合作形式。

  5. 简单的精神或物质奖励未必会让学生产生好好表现的内在动力,要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6. 设计、安排能满足学生需要和兴趣的活动,不定期颁发物质奖励,让学生保持期望的心理。

  7.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将现有小组打乱,重新组合,让小组动态化,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

  8.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教师挑错,将课堂的主角由教师转移至学生。

  9. 给学生部分信息,让学生猜测整体。

  10. 掷骰子决定小组中哪个成员回答问题。

  11. 利用“一分钟倒计时”,让小组回答问题时更加紧凑、精炼。

  12. 每个小组成员都掌握整体信息的一部分“碎片”,合作交流后,由记录员拼接整合,尝试还原完整信息。

  13. 小组成员利用“头脑风暴”,讨论出一个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然后将问题与方法交给下一小组,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新的创意,不断推进,最后回到第一个小组,对比问题的解决方案。

  14. 将学生引入真实的生活情境,给他们安排各种角色,让他们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基于真实问题的挑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