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加兵:任性的农村美术教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4-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年前,他留着一头长发,充满了艺术家气质。20年过去了,长发早没了,他已是全市唯一的美术特级教师,市里三次调他去当教研员。他却甘愿在这所农村学校踏踏实实地当教师。

  晨光熹微,鸟雀呼晴,一个匆匆的身影走进了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的大门,直奔学校角落的一排小平房。那里是学生的画室。每天早上,在学生没来之前,他都要进行巡视。这个身影,公道中学全体师生是那么熟悉,他就是副校长贡加兵,全市唯一的高中美术特级教师。

  这条路,贡加兵就这样走过了20多年,从长发飘飘的艺术青年,走成如今桃李天下、被学生感念的美术恩师。

  从“1人实验”到为艺考拓荒

  邗江区公道中学建于20世纪50年代,地处偏僻的农村,离市区五六十公里,教学设备简陋,生源质量薄弱。

  199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的贡加兵,毅然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回到母校公道中学任教。校长沈文涛还清楚地记得他报到时的形象,“留着一头长发,充满了艺术家的气质。现在20年了,长发早没了,可他还在这里踏踏实实地当着教师。”

  在许多人看来,美术是可有可无的副科,但贡加兵却不甘心只做个“可有可无”的教师。

  1995年,贡加兵开办了公道中学历史上第一个高三美术兴趣小组。由于没有先例,缺乏可信度,这个兴趣小组只有两人参加,仅学生小朱一人坚持到高考。小朱文化成绩在班上是倒数,谁也不相信,她还能考大学,但贡加兵却决定试一试。考前一对一的专业强化训练最终有了收获,小朱考取了淮阴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当年全校只有两名正式被高校录取的学生,而小朱就是其中一名。这件事轰动了全校,学生家长握着贡加兵的手连声说:“真是做梦也没想到,我家孩子本来连高中毕业都成问题,现在居然能上大学!”

  “像我们这样的农村高中,生源整体较弱,面对激烈的高考竞争,何不为孩子们另辟一条路,让他们也能圆大学梦呢?”小朱的经历给了贡加兵很大的触动,也由此激发了他开辟高考美术教学的灵感。可当时,摆在年轻的贡加兵面前的是硬件落后、生源匮乏、师资紧缺等一系列问题。

  没有画室,贡加兵找到学校一间废弃的小平房;没有可供学生静物写生的物品,贡加兵要么自己从家里带,要么自费购买。1997届毕业生王德平说:“当年我画过贡老师骑的自行车,还有他从家里拿来的温牛奶用的锅、盐罐子……”

  “硬件上的困难,都好克服,最难的是生源。”贡加兵说,“上美术班的不少学生是因为学习成绩较差,半路出家改学美术,因此,无论学习习惯还是学习信心都存在较大的不足。”于是,贡加兵又“跨行”当起了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贡加兵都十分注重激励教育,哪怕是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他都不忘送上鼓励的话语。

  随着贡加兵的学生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学,2002年,公道中学成立了美术班,加大对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力度。在学校楼道的墙上,张贴着一排排历年来被各高校录取的美术班学生名单,其中不乏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全国著名美院,还有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

  公道中学这所曾经的薄弱农村学校,通过艺术人才培养,已成为“扬州市艺术特长生培养基地”、全市唯一的“市级高中美术学科基地”。

  当了20年的高三老师,没当够

  如今,已经是副校长的贡加兵仍始终不放松美术教学,担任着艺术部负责人,而且要教两个班美术。不管白天黑夜,只要学生需要,他都会赶到学校。办公室、教室、学生宿舍,随时可见他忙碌的身影,或备课批改作业,或与学生促膝交流,或在画室巡视。

  贡加兵的家在市区,20年来一直带高三,每周只有周末能回家一趟,其余时间吃住在学校。妻子曾多次抱怨他在家时间少,但他却说:“考场如战场,学生更需要我,如果耽误了这一时,就是耽误他们一世。”多年来,贡加兵的专业课教学基本利用晚上时间,工作占去了他大部分的夜晚和休息日。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贡加兵面临着新的选择。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美术教研员的位置多年来一直空缺,业绩突出的贡加兵成了最合适的人选。市教育局三次想调他,没想到三次邀请都被贡加兵婉拒了。贡加兵说:“做一名农村教师,看到那么多农村孩子圆了大学梦,我觉得价值更大。”

  当了20年高三教师,又肩负艺术班的高考工作,继续留在公道中学就意味着还要当高三教师。但贡加兵这个“傻”教师,就是这么“任性”地选择继续过这样的生活。

  “贡氏基因”影响下的“超级团队”

  师资流失是农村学校面临的普遍难题。公道中学艺术教研室除了贡加兵外还有8位教师,其中7人是贡加兵曾经的学生。这个既是师生也是同事的“超级团队”都有着“贡氏基因”。贡加兵的同事吴天红说:“是贡加兵的人格魅力吸引我们回到校园。”

  公道中学1999届学生吴文娟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美术系。当年,吴文娟虽然很想学习美术,但是因为家境贫寒,这一愿望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是贡加兵用他不多的工资为吴文娟付了学费,还为她免费提供了绘画工具。

  “毕业时,我通过了全省选调生的面试,也有机会留校当辅导员,当时昆山的一所中学也愿意接收我,可是在我心里,我就像一只高飞的风筝,线的那一头始终连着公道中学,连着我的恩师贡加兵。”最终,吴文娟选择回到母校。与吴文娟一样,贡加兵的团队多是公道中学毕业生,虽然就读不同的大学,但他们在大学毕业时,都做出了相同的决定。

  与这群亦师亦友的同事在一起,工作中更加默契和谐。贡加兵也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通过言传身教、以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等方式促进他们的成长。在贡加兵的“传、帮、带”下,短短几年,“超级团队”中的6人已成为市、区级教学名师,他自己也有数十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还参编了《江苏省美术统考教程》,主编了《扬州市高中美术教学案》,并4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虽然起始学历仅为大专,但贡加兵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如今已经获得教育硕士学位。

  二十年风雨兼程,岁月改变了贡加兵的容颜,却始终无法动摇他那颗执着的心。这位痴情的农村美术教师,从一个人干起,潜心从事美术教育教学研究和艺术特长生培养,为扬州市美术特色高中建设提供成功的范本借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