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能:练于日常 展于赛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4-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当教师容易,当好教师不易。人们常说,“无德不能当教师,无能不能当好教师”,有德无能或有德低能的教师都不是好教师。真正的好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应拥有良好的师能。只有德能兼备,教师才能树立新形象,才能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什么是师能?

  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是师能,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是师能,灵活的教育智慧是师能,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是师能,更新知识、学会学习是师能,不断探索、力求创新是师能。

  同时,师能也有高低之分。上好必修课是基本的师能;不仅能上必修课,而且能上选修课、活动课,甚至开讲座,这是高层次的师能。拥有高层次的师能,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厦门市的师能建设,练于日常,展于赛场。

  练于日常,即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教师自觉地提高师能。通过市、区、校三级教研网,厦门市实施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外相结合的师能提升计划。课堂教学关注激发课堂活力,例如,开展“同备一节课,同上一堂课”观摩研讨活动,并邀请周边地市与省级教研员评课议课,形成共研效应。

  在师能建设系列活动中,我们重点进行课堂教学的“四个研究”:一是备课,重视教学设计与学习指导策略的研究;二是上课,重视课堂教学的临床性研究;三是听课,重视教学过程的比较性研究;四是评课议课,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诊断性研究,在多层次研究中提升师能。

  展于赛场,即通过教师技能大赛,展示教师师能。厦门市以“教育理论、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班主任工作”五项技能学习为主,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在全市深入开展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改革理念的实践和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理论素质和运用先进教育理念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开展教师学科素养和专业技能训练,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厦门市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活动,既有中小幼教师,也有中职教师。为激发教师的兴趣与热情,我们尝试用抽签的方式开展活动。例如,在理论学习方面,参赛教师抽到某个教育现象后,要用理论知识进行辨析;就教学技能而言,参赛教师抽到某项技能,如体育教师抽到“游泳200米,踩水30秒”,简单准备后要跃入泳池进行实操;就课堂教学而言,参赛教师抽到某一门课后,要进行片段教学展示;就教科研而言,参赛教师抽到一个课题后,需要简要地写出开题报告。

  以往的各级各类教师技能大赛都是由学校选拔优秀选手参赛,大赛成了优秀选手的展示场。近年来,厦门市率先从中职教师开始,按10%的比例分专业随机抽取确定参赛教师名单,覆盖全体教师。

  伴随教师技能大赛步入常态化,各校也立足本校,制定师能修炼计划,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提高”的良好氛围,一批批德能并重型教师的群起,为厦门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浙江湖州:关注薄弱打协同牌     下一篇:问政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