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关注薄弱打协同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4-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关注三类残疾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成为突破义教均衡发展的着眼点。

  截至2014年底,浙江省湖州市新居民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在83%以上,其中吴兴区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就读于公办学校;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95.2%,德清县、安吉县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湖州市也成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

  关注易被忽视的环节,是湖州市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而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覆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协同作战,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成为湖州市的重要经验。

  “一本纲要”统领均衡

  湖州市政府编制印发《湖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又及时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综合考虑城市化带来生源变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布局规划:初中向中心大镇集聚,小学向乡镇集镇集聚。同时,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以县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各县区政府与有关部门和乡镇也签订责任书,把义教均衡发展纳入县级部门、乡镇、学校年度考核内容。

  “五大工程”保障均衡

  农村学校“三进工程”:由市政府牵头,分3年完成多媒体进普通教室、塑胶跑道进学校、电脑空调进教师办公室的“三进工程”。

  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市、县区政府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将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中心任务加以推进。

  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市各级政府购置校车,教育、交通、公安等部门协同实施校车精细化管理的“五定”(定车、定人、定点、定价、定时)、“六有”(有方案、有协议、有责任、有档案、有记录、有补助)工作模式。

  “阳光厨房”工程:对农村中小学食堂进行改造,在食堂重点部位加装视频监控,与公安联网,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阳光招生”工程: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严格落实“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招生政策,并将省级重点高中招生人数的50%以上定向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减轻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项计划”促进均衡

  实施扶困助学计划:重点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发放“助学教育券”,确保不出现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现象。

  新居民子女入学计划: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要求,不断完善新居民子女义务教育就学政策。

  普及残疾儿童教育计划:建立“特教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全市随班就读试点学校达23所。

  “五大机制”提升均衡

  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机制: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试点教师校长交流的基础上全面实施,通过加大投入,让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

  学校组团联盟发展机制:以组建教育集团、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教育联盟等方式推进学校组团联盟发展。结盟学校从班主任队伍、管理队伍联动机制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机制:抓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领雁工程”和五年一轮的城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水平。

  名师名校长培养机制:通过举办名师、名校长高级研修班、工作室,组织国(境)外学习等培训,发挥名师、名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育人机制:创新课堂教学及新时期育人模式,如安吉县的“生本课堂”、南浔区的“学生成长导师制”等教学模式和育人机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