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洪山区:课改升级上“云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4-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从选择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切入口,全面推动区域教育改革开始,短短3年时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表现在中高考成绩等硬性指标的提高,更表现在师生综合素质的大幅度提升;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还上升到区域教育的整体提高”,密切关注洪山区域课改发展的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叶显发由衷地感叹,“洪山模式,为课改树立了一个标杆!”

  学习有了“云课堂”

  在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洪山教育也较早地遇到了瓶颈:课改如何适应新技术的要求?互联网时代,如何让课改提档升级?改革的风暴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悄然来袭。

  “太过瘾了,就是时间过得太快!”“关于写春天的诗词我还没说完呢!”学生对刚刚结束的课堂学习还留有遗憾,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这一幕发生在鲁巷实验小学一分校举行的“洪山区信息化背景下高效课堂研讨课”上。教师杨景带领学生学习朱熹的《春日》,但她摈弃了传统的讲授诗词诵读、讲授、背诵、默写的“四部曲”教学法,而是借助网络,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春天的诗词。“课上‘浑水摸鱼’的、睡觉的学生少了,每个学生都变得很积极,学习效果也比以前好多了!”杨景兴奋地说。

  这就是洪山区的“云课堂”,师生不再依赖粉笔、钢笔,整个学习过程借助平板电脑和网络高效实施。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书记王淑芳观摩过许多新型课堂,了解多媒体教室在中小学很普遍,借助计算机上课也不稀奇,但“这节课完全改变了教育的时空,令人惊叹!”

  信息化助推课改升级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洪山区虽是武汉市七大中心城区之一,但教育资源、教育水平在武汉市相对滞后。近年来,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但与家长、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基于这样的认识,洪山区确立了“人人享受教育”的理念,积极落实体验、感悟、快乐3个基本要义,努力实现“满足发展需要、分享成长快乐、追求美好愿景”的发展目标。

  对于重掌洪山教育的洪山区教育局局长尹卫华来说,经过3年的发展,课改亟需提挡升级。因此,上任伊始,尹卫华就在全区提出“开展教育信息化,打造课改升级版”的要求,邀请教育技术专家对洪山区“教育云”试点学校和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的50余名骨干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并亲自带队赴上海实地考察。

  一系列的专题学习,让教师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理念、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的革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必须“让课堂彻底‘翻转’,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尹卫华说。

  “云课堂”是发展趋势

  新技术的应用,收获最多的是学生。杨景介绍,“云课堂”可以极大地缩小“教”与“学”的距离。以批改作业的功能为例,教师将习题传给学生,学生做完后及时传给教师,教师当场批阅,能很快了解作业的正确率与每个学生的错题情况,学生也可以更快地得到教师的反馈,并及时改正。同样,信息技术让作文课变得更生动。杨景曾给学生布置当堂作文“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人”,学生用平板电脑的照相、录像功能,图文并茂地写作文,学生“玩”得不亦乐乎。

  但是,这一颠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家长造成了困扰,“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使用平板电脑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鲁巷实验小学一分校校长甘亚玲担忧地说。

  对于家长的担忧和校长的不放心,尹卫华解释道,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是国家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况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会走偏。

  今年,洪山区将继续深入开展“教育云”试点校的工作,开展全区学校机构空间与教师个人空间的评比活动,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同时,将尝试开展学生“人人通”移动终端,在全区选取有条件的学校开展电子书包、翻转课堂、互动课堂的实践研究,彻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在区域范围内,洪山区将利用录播教室,实现校际之间、区域之间的同步课堂教学与远程教研,“以数字化校园创建为标准,在全区创建一批数字化校园,力争在‘教育云’资源的应用上有更大突破。”尹卫华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区域教研:从单一走向立体     下一篇:征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