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两轮”的家园沟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4-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好比“一车两轮”,必须同向而行,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如何搭建合作平台,让家长能够积极配合,是每个幼儿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而教师与家长良好的沟通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幼儿教师与家长在接送孩子时的短暂交谈,便是一种最简便的沟通方式。那么,如何充分发挥接送环节的作用,提高其沟通的有效性?

  对孩子心中有数,才能言之有物。马上要到家长来园接孩子的时间了,小李老师仔细浏览了一遍今天记录的孩子们进餐、游戏、活动等行为的表现和小故事,开始准备与家长进行交流反馈。

  当大部分家长聚集到班级门口时,小李老师便从中抽念了几个孩子的名字,告诉家长他们今天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的表现。

  教师在每日与家长沟通交流时,应注意内容全面、具体,多反馈个性化问题。为提高接送交谈的有效性,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细心观察每个孩子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做到心中有数。此外,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做出计划安排,尽量做到一个月内与每个家长都能沟通1-2次。

  善于学习,提高沟通技巧。小文老师在家长接送孩子时总是躲着家长,让家长的不满情绪越来越严重……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有些年轻教师害怕家长咨询问题,更谈不上主动与家长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要提高家园沟通的有效性,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教师要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对“爱挑剔”的家长,教师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或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应耐心对待家长的质询,接受家长的不同意见,用策略消除家长的困惑……

  多给幼儿点个“赞”。教师对孩子的赏识能力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水平。教师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有自信的主动学习者,同时要向家长专递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教师自然表达出的奖赏性行为和语言,如亲亲孩子的脸蛋或一句夸奖孩子的话都会鼓舞孩子。同时这种肯定也能使家长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不宜总向家长“告状”,更切忌用刻薄的语言指责幼儿,要从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角度客观地交换意见,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对策与办法。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将每个孩子发展的精彩瞬间传递给家长,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平等交流,防止交谈角色的错位。家园沟通时,教师要耐心听取家长的一些好建议,使家园保持协调一致。在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中,除了基本的尊重,还要理解家长,让家长体会到家园目标的一致。

  善于利用其他手段辅助有效沟通。为了与家长有效沟通,教师可以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如微信群等方式宣传有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文章,向家长传递有效的教育信息。

  为提高接送环节的沟通效率,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法与家长沟通。教师与家长沟通,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工作尽心尽责时,自然会产生信任感,并由衷地尊重教师,从而乐于与教师接近。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经典与启蒙     下一篇:孩子,我们的视线同一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