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系列报道{2} 变革指向儿童核心素养 ——记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体系实践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4-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5岁开始学剪纸,师从工艺美术大师张凤琴,我喜欢剪纸,因为它好玩又好看,是一门传统的民间艺术。”郝云柯穿着正式的小西服,“煞有其事”地开起了自己的个人小讲座。

  讲座像模像样,有PPT、图片,童真有趣,讲座的声音奶声奶气,语言并不流畅,但一脸的自信,15分钟的介绍中还穿插了台上台下的互动,你能相信这是一个一年级才6岁的学生吗?

  “让孩子站在学校的正中央。”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这样解释,不管是一年级的“奶娃娃”,还是六年级的“小大人”,都可以在学校的“水木秀场”开讲座、做展示。“说说我的中医爱好”、“介绍一下我的玩具收藏”……连家长都羡慕起来了:“孩子这么小就能开讲座,想都不敢想。”

  “孩子都是天生的梦想家,而我们要做的是,提供一个舞台。”窦桂梅说。

  从“主题教学”到“课程整合”

  以儿童的角度来思考教育

  提供舞台,才能让孩子站在学校的正中央。

  “水木秀场”是舞台,课堂更是学生发展和成长的舞台。

  但一次听课经历让窦桂梅深入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指向“人”的课堂?

  第一节语文课,语文教师循循善诱,声情并茂;第二节数学课,教师条理清楚、言简意赅;接下来,课间操,英语课,体育课,教师们无一例外地都给孩子们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

  孩子们无论高矮胖瘦、个性如何、差异多大,都要完成统一的教学任务。

  这样的教学,显然不是“因材施教”。

  窦桂梅是语文特级教师,早在20余年前就开始“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教学探索,尝试将教材中单篇课文碎片化的教学内容以主题加以统整,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整合课内外资源,进而整体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教学基于三个理念:语文立人、整合思维、儿童立场。

  这样的理念仅仅适合于语文吗?为什么不能进一步延伸、迁移?

  2011年9月,当上清华附小校长没多久的窦桂梅,从主题教学实践探索中受到启发,开始了主题教学思想引领下的课程构建。

  “主题教学的核心思想——立人,就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主题教学的思想方法——整合,更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根本途径。厘清了这个,才有助于学科融合,才能把人的发展、人的成长当作教育的根本目的。”窦桂梅一再向记者重申。

  如何做到“增效”不“增负”?清华附小把课程整合作为攻关的硬骨头和关键词,探索三条整合的路径:学科内渗透式整合、跨学科融合式整合、超学科消弭式整合。

  语文自然成了“课程整合”的排头兵。

  学校使用的是北师大版教材,整合之后,教师们对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把教材分为精读文和略读文,精读文全面覆盖、精学精练。略读文,学会生字新词、体会文章大意,一般一个课时结束。”主管语文教学的李春虹主任介绍说,这样节省出来的课时,引入人教版、苏教版等其他版本的经典教材和大量课外读物。

  整合后的课程内容,教师怎么教?学校依据课程标准,在对学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并研发学科目标体系,编制出版了每学年一册的《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指南》(简称《指南》)。

  “我们的《指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和教参,更不是教辅或练习册,它是课程标准的细化、语文教材的深化、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明确化、语文学科认知体系的序列化。”窦桂梅说。

  记者翻开《指南》,看到与以往的教参不同,它的脉络非常清晰,“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是质量目标,“一手好汉字”又细化为“正确、规范、美观”;“一副好口才”细化为“倾听、表达、应对”;“一篇好文章”分为“读懂一篇好文章”和“能写一篇好文章”,前者细化为“理解、统整、评鉴”,后者细化为“积累、表达、运用”。这些目标,又细化到小学六年12个学期的语文各学期,并给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资源包,以及完善的配套考试评价样本等。

  “各种关于课标的解读本很厚,但我们在尽力‘变薄’。”副校长王玲湘告诉记者,“别小看了这本《指南》,它可是教师教课、上课、评课最有力的支架。”

  学生怎么学?学校研制出使质量目标落地的课堂操作体系《小学语文乐学手册》(简称《手册》),打通课前、课中、课后的通道。每一篇精读课文都有“乐学单”,分为预学、共学、延学三个板块。有了它,用学生家长的话讲:“孩子们,乐了,学了,乐在学中。”

  学科内有了整合,学科间也开始整合。语文与英语、音乐与美术、数学与科学……看似各不相同的学科,因为有着内隐的统一的主题、问题、概念,而走到了一起。

  数学教师王丽星执教的一节汇报课《蝉与质数》,就是数学与科学的整合课:南美洲有一种蝉,每13年、17年都会集体冒出一次。因为13和17都是质数,在此时冲出地面可以更好地避开天敌。

  “质数本来不好理解,但用这个例子,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王丽星说,“不在数学的小圈子里周旋,从生活中来,与生活整合重塑课堂,反而效果是出奇的好。”

  的确如此,由蝉引发的知识点是“爆炸式”的,孩子们学会了观察表格,看到了分界线,明白了函数对称,还了解了什么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以前我们按教材教,现在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打通了单元界限、学科边界,这样的课堂真正让学生有内驱力。”王丽星说。

  美术教师聂焱就是这么干的。整整一个月,他的美术课不是在教室里,而是在清华大学里。这位年轻的帅小伙儿带着孩子们在大学校园里,观察每一棵树、每一个枝芽,让孩子们用石头作画,表达出“悲伤”、“快乐”“疯狂”等不同的表情。他们不仅写生,也写下了作文,写下了一段生命记录。

  除了学科内的整合、跨学科的整合,超学科的整合,更让学习跨出了课堂、教室的限制,直接走向了大千世界。

  不仅如此,学校还找到了“戏剧”这一超学科消弭式整合的有效形式。借助戏剧,每个学期,每个班级选择一个主题,编排校园戏剧。那一周,可谓是学校的“戏剧嘉年华”,孩子们自己选择主题,编写剧本,制作道具,排练节目,忙得不亦乐乎。

  而这种忙碌当然不是没有意义的忙碌和快乐。一台戏剧,融合了语文、音乐、体育、舞蹈、美术、书法、数学、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各科教师都围绕孩子排演的需要,随时候命,提供指导。

  演自己的戏,看别人的戏,“戏剧成为儿童的第二重生活”。它不仅让学生增长了知识,还领悟了真善美,提高了语言表达、艺术审美、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这不是一举多得?

  从“教师中心”到“学生视角”

  一个卓越的“学习共同体”诞生了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也是“课程整合”的最终价值取向

  在窦桂梅的思考中,儿童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愈发清晰。

  几经讨论和研究,特别是倾听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之后,清华附小制定了附小学生五大发展核心素养:身心健康、成志于学、天下情怀、审美雅趣、学会改变。这五种素养涉及自我发展、文化修养、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在孩子的身上表现出“健康、阳光、乐学”的形象,从而完成学校“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

  怎样完成确定的培养目标,要靠课程来实现,学校构建起独具特色的“1+X”课程体系。

  “1”,即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

  “X”,即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从两个维度分为学校个性课程和学生个性课程。学校开设60多门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特色化课程。但除此之外,还有学生自创的各种个性课程,本文开头提到的学生的“水木秀场”就是其中之一。许多曾经在秀场上一展身手的学生,比如讲《昆虫之谜》的李嘉华、讲《疯狂的石头》的阳抒诚,都成了同学们心中的榜样,此外在学生自创课程中,学校还为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提供种子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条龙”衔接课程。

  课程整合之后,最突出的亮点是:体育成为核心,阅读成为常态,创新与实践随处可见。

  孩子天生爱运动,学校提出了“每天体育三个一”,即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一个健身大课间和一次“晨练微课堂”,每个学生一个体育自主选修项目,这已经成为清华附小课程整合的重要标识。

  早上7:15至7:40是“晨练微课堂”时间,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锻炼,或踢足球,或打篮球,或练习轮滑……这样的“自主选择性”同样体现在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上。在体育必修课上,学生们打破班级界线,根据爱好,组成新的班级进行学习;在体育自主选修课上,学生们更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

  而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足球成为每个清华附小学生必修的特色课程。因为足球能够培育现代公民所应具有的顽强意志、刚毅品质、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等。为此,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之后,清华附小举行了自己的“世界杯”,40个班级分别代表不同国家参赛,男女共80支球队,人人参与,精彩无比。说起这些故事,教师和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有动必有静。有“晨练微课堂”,也有“晨读微课堂”,清华附小学生“爱读书”是出了名的。“两座阅读的灯塔照耀儿童的人生”,是学校经常提的一句话。一处是远处的国学经典,一处是近处的儿童经典作品。

  四年级学生张涵玢,以前不喜欢国学,觉得就是死记硬背。来到清华附小之后,教师把国学经典与课文学习进行整合,让她重新爱上了国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