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大爆炸4 “现实比剧更残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6-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虎式”还是“猫式”?这是一个问题。

  伴随着电视剧《虎妈猫爸》徐徐拉下帷幕,万众感慨之中,生活中的另一场好戏已经粉墨登场——小学入学季悄然来临。

  如此看来,这一话题倒也恰合时宜。

  只是,一个问题,N种答案。正如电视剧里一干人等纠缠不清,戏里戏外,围观的群众早已吵成了一锅粥。关于教育的事儿,人人都可以搬出一套貌似有理的说辞,谁又能说服得了谁?

  一方在高声痛斥“虎妈式”教育带来的恶果,正如某高校教师义愤填膺在《新京报》撰文指出的那样,“‘虎妈’‘狼爸’式教育的风险在于,教育的成功具有侥幸性”,他忍不住摇头叹息,“要给‘虎妈’‘狼爸’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式家庭教育点个赞,还真的需要点无知无畏的勇气”。

  但另一方显然颇不以为然。近日,一篇《在美华人怎么评价<虎妈猫爸>》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并受到追捧。文中指出,这位颇有成绩的华人,其身边的朋友“几乎所有人,都对自己父母的‘虎’和中国教育的‘狠’持有感激”,他还转引另一位华人妈妈的话说,“中国式的教育让她第一能吃苦,第二受得了委屈,第三把以色侍人、女人不工作靠男人养当成耻辱。而这三样,是她开心生活的根源。”

  当然,更多的人或许在像这位女士一样暗自懊恼——“看完第一集,自己没孩子都开始为孩子操心了,怎么办?”

  两极分化的舆论,折射出国人对当下教育的种种怪现状的愤懑、无奈或者随波逐流的心态。

  支持“虎妈”的人占领几近半壁江山,这种现象,当真令少年商学院的几位同仁备感疑惑与痛心。“一开始以为会引发更多人反思‘虎妈式’育儿方式,后来却发现许多父母反从剧中找到了存在感,理由一如‘再怎么说学习就是要吃苦’……‘虎妈剧’意外成了‘虎妈’们的‘精神鸦片’”。

  一部本该让人反思的教育剧,结果却使许多父母为自己严苛的教育手段找到了借口:你看,电视里都那样演的!最终,他们不得不哀叹: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但是,如若不是生活所迫,谁又愿意自欺欺人地披上皇帝的新衣,在光天化日之下卧床装睡?当家庭教育沦落为一场受压迫者对儿女施压的悲剧时,大多数家长不仅是悲剧人物,同时也在制造与迎合着悲剧,充当着导演与演员的双重角色。

  孰是孰非,倒是《新民周刊》中《少年中国安在?!》一文一语道破:

  “一群无比痛恨应试教育的父母,唯恐通不过没天理的考试;一群无比钟爱自己孩子的家长,整天琢磨着怎样虐待孩子……人人痛斥这体制的不公、名校的黑暗、教育的乖张、课本的老朽、师资的不公、‘特长’的猫腻、拼爹的无耻……但只要一个声音高叫着,进来吧,给你名额!立马就有无数膝盖放弃围观,放弃抗议,跪倒在矜持的校门前。”

  是的,多少倔强的头颅,多少挺拔的身躯,在强大的体制面前,不得不黯然低下。面对血淋淋的真相,在“无言以对”的沉默之后,无怪乎有人一声唏嘘:“现实比剧更残酷!”

  (黄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征 稿     下一篇:不能以爱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