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美校长高峰论坛北京站开幕,与会专家呼吁—— 校长要抓好教育“转基因工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8-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师会不会被信息技术淘汰?学校会不会被网络取代?数字化时代校长应当具备怎样的领导力?7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深圳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组委会联合主办的2015中美校长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的近400名校长与来自美国的12位年度荣誉校长共同探讨并回答了上述问题。

  以校长领导力带动学生创造力

  “中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新精神的培养。”开幕式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指出,学校应围绕学生思维方式的变革展开教育教学改革,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全美中学校长协会主席迈克尔·阿利森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当今世界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及创造能力等4项基本素质。校长需要提升自己的领导力,进而带领学校不断向前发展,发掘学生的潜力,这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经之路。

  如何提升校长领导力?在“校长领导力与现代学校管理”主旨演讲中,国际咨询集团InfoSavvy21主管泰德·麦凯恩认为,教育必须关注两个趋势,即科技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海量信息及新世界要求人们具备的新技能。

  “指数型增长的海量信息已经改变了学生的大脑及思维方式,新世纪的人必须具备信息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才能跨越数字鸿沟。”泰德·麦凯恩表示,学校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准备好进入新世界并能顺利适应,而校长则是学校能否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围绕这一话题,多位美国校长与教师分享了他们的经验。菲尔学校校长凯文和副校长玛丽介绍了学校的ILP个性化学习方案,该方案从学生的个性、学习成绩、社会情感和职业等4个方面给学生提供成长空间,助力学生成功。明尼苏达州“2015年度教师”埃尔斯顿介绍了他在社区合作方面的经验,他认为,打破学校的围墙、使学校与外部社会连为一体,将是今后教育的发展趋势,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变得更有活力、更有信心、更加好奇,同时更具创造力。

  中美校长眼中的校长领导力

  校长领导力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在“校长领导力与校长专业标准”工作坊上,中美校长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美国Pottsgrove高中校长比尔向与会者介绍了美国校长领导力的6项标准和两大要求,其中,带领学校不断学习创新的能力尤为重要。北京第十八中学校长管杰认为,校长领导力应该分为3个层面,即管理学校的能力、经营学校的能力和校长自身的号召力。而在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看来,合作、分享、着眼未来、明辨性思维是校长个人必备的领导力,愿景、国际视野、多元文化认知,则是对一所学校领导团队的要求。总体而言,一所学校的领导力应该是能够带来学校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能力。美国Buck Lodge学校校长理查德森指出,作为一名校长,必须有能力解决3个方面的问题:克服自身执行力的低谷、与社会各界普遍交流、帮助学校成员实现变革。

  “如何看待学校与所在社区、学生家庭之间的关系,重点在校长;能否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关键在于校长的领导力。校长必须要有变革精神,并且将观念转化为行动,才能带动学校整体的成功,而这关乎每一名教师和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志勇在总结中如是强调。

  做“互联网+”时代的好校长

  中美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信息化潮流。在“数字化时代学校的挑战与机遇”主题论坛上,理查德森指出,科技不会取代教师,但是擅长使用新技术的教师很有可能会取代不会使用新技术的教师。他分享了自己所在的学校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在课程管理、教师培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3个方面的经验。理查德森认为,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更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加聪明。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马宏则认为,利用网络技术的课程学习能够在突破时空界限、实现体验学习和促进评价反思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核心素养。

  身处数字化时代,学校应该怎样使用技术?山东省昌乐一中校长张福涛通过学校实践翻转课堂的经历告诉与会者,学校实行数字化课程,首要是转变观念。在家长、学生、教师3个群体中,教师的观念往往是最落后而且难以转变。他强调,教师一定不能做变革道路上的障碍,而要成为推动变革的重要力量。比尔同时指出,在数字化时代,学校要利用技术,但不能只追求技术。新技术只是工具,最终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获得在数字化时代生存的必备技能。

  信息化时代,学校是否会被互联网所取代?面对来自社会与教育内部的质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余胜泉指出,我们已经身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全新时代,未来学校发展的趋势是选择合适的课程和学习适应儿童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它将改变学校的基本运作规则、运作模式和办学形态。当然,互联网所能够替代的只是教育在传递知识方面的功能,取代不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因此,我们不必担心学校会被互联网替代。”余胜泉说。

  与会嘉宾还围绕课程、教师和学生三大主题进行了探讨。据悉,北京是本次中美校长高峰论坛的最后一站。此前,来自美国的年度荣誉校长在深圳、广州、西安、上海等四地围绕创新与创造力等主题,开展了多场主旨演讲、访谈对话、学校参访等。在系列活动中,中美校长之间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更加深了彼此对教育的思考与理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