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书领:一个帮助孩子汲水的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7-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他个子不高,却有着宽阔的肩膀和直挺挺的脊梁;

  他鼻梁高挺,棱角分明,咧嘴笑时显得憨态可掬;

  他发起“悄悄话”作文活动,耐心地倾听每一个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

  他对孩子们说,教你们的老师有许多,只希望我的名字能在你们的生命里掀起过一丝波澜;

  他是郑州经开区民族小学语文教师单书领,而更多的时候,他则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单爸爸。

  听孩子讲“悄悄话”

  “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草一木都会说话,你要细细地听,静静地感受。”在班上开启“悄悄话”写作活动时,单书领这样告诉学生。而在他的眼里,学生的成长也正如万物生长,要耐心倾听,静待花开。

  之所以开展“悄悄话”写作活动,源于2010年郑州市举办的一次“我最敬佩的人”主题征文比赛,这次比赛中暴露出的一个奇怪现象引起了许多语文教师的注意——在参赛的2000多篇作品中,竟然有1000多篇写的都是清洁工人!

  单书领对此感到苦恼甚至惶恐,小学阶段的孩子是观察力最敏感的时候,然而现实中,每个孩子都只是在平平淡淡地过生活,很少有人真正用心感受生活。于是,单书领决心寻一条路,点亮学生的双眸,引导他们去触碰自然、触摸生活,发现日常生活中蕴藏的各种不引人注意的美好,并记录下来,当他们多年后回顾,还能清晰地记得童年时的点点滴滴。

  “一方面,我想给学生一个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舞台;另一方面,我想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见证他们每时每刻的成长。我不想错过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我想看到他们在时间流逝中的悄然,在认识世界中的悄然。”于是,“悄悄话”写作活动由此产生。

  每天,学生都会就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上几笔,没有字数规定,没有主题限制,一切任由学生自由发挥。“第二天,我会用一节课的时间在孩子笔下的世界畅游一番,并在每个‘悄悄话’的最后写上自己的感受或建议。”单书领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沓厚厚的笔记本,里面的每一页都贴有五角星或小红旗,以及一大段工工整整的评语,有时候,单书领的评语比学生的“悄悄话”还要长。

  为孩子打开窗户看世界

  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否出类拔萃,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人能否利用各种资源去汲取养分。“我不想让我的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希望他们能活读书、读活书,让他们学会自己去汲取营养。”单书领说,凭空的假想、幻想只能让人停留在椅子上做白日梦,他更注重引导学生去亲眼观察、亲手实践,并亲身体会。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单书领特别注意学生自己的感悟,而非照本宣科。他说,不管学生说得是深是浅,都是他们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都是无可复制的。

  一次上课时,外边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单书领立即停止讲课,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让他们站在走廊上细细观察雨况,引导他们关注雨滴的形状,鼓励他们用手去触碰、用心灵去感受雨滴的美好。

  “最近特别流行的一句话叫作‘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小学生的腿脚暂时还不能走太远,但是他们的眼睛可以很亮,心胸可以很宽。就让我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做一个帮助他们寻找水源、汲取水分的人吧。”单书领动情地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