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城镇化背景下的均衡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9-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德化县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的示范县。20世纪90年代初,德化县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白瓷之都掀起了一场教育界的“绿色”革命——结合区域实际,德化县实行“片区+两个工程”,让每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

  在福建省德化县,城区学生占全县学生总数93%。与此同时,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区人口对学校的数量和办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学校也面临生源锐减的苦恼。在不能“一刀切”地撤并乡镇学校的前提下,面对高度城镇化及“头重脚轻”的教育布局,如何平衡因经济发展造成城乡教育分布的不均衡,保证每个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德化县教育局结合区域实践,不断探索,从“片区+两个工程”入手,从全新的视角诠释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与内涵,形成了基础教育城乡高位均衡发展的“德化经验”。

  创新片区管理,促进城乡交流互动

  9月1日开学当天,雷峰中学校长郭光阳很早就来到校门口,看到校长,学生们兴奋地与他打招呼。郭光阳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并不是他记忆力好,而是学校只有48个学生,这已经是水口、南埕、雷峰3个乡镇中学撤并后的学生总数。但在相距16公里的德化三中,48人却不足一个班的人数。

  不仅中学,德化县的小学也同样如此。地处县城的尚思小学有学生1895人,而乡镇的南埕小学只有6名学生,其中4名来自一个家庭。

  如何让不能进城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片区管理让农村教师和学生看到了希望。2013年秋,德化县全面实施“小片区”管理模式,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为4个初中小片区、7个小学小片区,建立“三五三”管理机制,让片区交流互动有据可依、有法可行。

  “三”即制定3份管理文件,片区发展规划、片区管理章程和片区文化建设方案。

  “五”即构建5个平台:管理互诊平台。定期研讨片区内管理工作举措,做到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反馈;教师帮扶平台。发挥总校师资优势,建立“传帮带”机制,通过送教、走教、研讨等活动,均衡校际师资水平;质量监测平台。定期抽查片区内各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学生互动平台。设立艺术节、体育节、劳动体验等活动,为城乡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交流展示搭建平台;家校交流平台。总校要到分校参加家长会,加强与所在乡镇的沟通交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和谐氛围。

  “三”即进行3项改革:领导体制改革。实行片区首长负责制,分校为隶属关系;财务体制改革。总校宏观把控,每年定期进行项目立项及资金预算,然后由分校执行、操作,总校监管;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实行调控总人数,依岗位需求调整结构,推行教师竞争上岗制。同时,各片区龙头校要在片区内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上出台方案,突破传统体制的禁锢。

  这一系列改革,让与优质学校德化三中同属一个片区的雷峰中学受益良多。无论是师资还是设备,德化三中都会给予雷峰中学支持,保证帮扶学校开全、开足课程。“通过推进小片区管理,城区学校反哺农村学校,农村学生共享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助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郭光阳告诉记者。

  两年来,德化县共有80多位教师在片区内交流、轮岗,优化了片区内教师结构。此外,片区教师教学与技能竞赛、送教下乡和精品课巡回教学及“四项教育”“四项交流”等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城乡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教科研方面的互动共享。

  为了激发片区内学校的活力,德化县实行城乡捆绑考核,以城区学校的优势弥补农村学校的劣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办学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以片区为纽带,实现以强带弱、以大帮小,可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可以给予学生更独特的体验。平等、自信、自强不应该是空洞的字眼,而是要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德化县教育局局长黄文和说。

  优质提升工程,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随着“大城关”战略的深入实施,城区适龄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区教育用地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德化县根据出生人口变化趋势,充分论证城区近、中、远期教育用地需求,及时调整城区建设规划,使所有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都预留了教育用地,做到新区建设与学校建设相配套。为了保证学校生均体育场所面积达标,德化县政府甚至作出教育局机关让出办公场所异地办公的决定。

  “大量乡镇人口涌入城区,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追求给我们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动力,我们只有利用好手中的权力,才能造福一方百姓。”县教育局副局长林丽芳信心满满,接下来,县教育局将继续努力,在实现有学上的基础上,提升办学质量,增强教育的可选择性。

  截至目前,德化县中小学“校安工程”重建校舍28幢,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迁建、新建、扩建多所学校,建筑面积5.39万平方米,提供了5100个学位。今年,德化县启动阳光小学、金锁小学等建设项目,将于2016年底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可增加6800个小学学位、2000个初中学位。

  硬件条件的提升并不能代表办学水平的提升,更不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内容。德化教育人铭记这一要义,通过帮助学校特色发展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书法和古诗词都是我喜欢的课。”德化县第三实验小学学生郑扬睿说。今年春季,该校在原来开设兴趣活动课的基础上,完善特色校本选修课体系,保留了柔道、摔跤、舞蹈、乒乓球、书法、陶艺等特色活动,新开设葫芦丝、围棋、象棋、朗诵演讲、古诗词读写等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在尚思小学偌大的“陶吧”里,“祝福墙”上挂着学生手工制作的陶片。每天下午,这里都会有3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制陶。该校还将瓷歌、瓷舞、瓷操、瓷塑等陶瓷元素融入学校课程;连续5年举办德化县中小学生现场陶艺比赛,编辑出版了5册幼、小、中《陶瓷》乡土教育读本;邀请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进课堂、传技艺、带徒弟,推动陶瓷教育发展。

  浔中中心小学则通过构建“闽南文化大观园”,吸纳了杨梅的刻纸、美湖的木偶戏、德化的灯谜以及南音等元素,让学生记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

  “‘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不是我们总结工作时措辞的点缀,而是每一所学校都结合自己的校情、区情,从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角度考量,进而作出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黄文和说,在人口高度集中的德化县,有些农村逐渐“虚空化”,优秀的乡土文化面临断层甚至消亡的危机,教育人必须以传承优秀文化为使命,帮助学校实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即使只有一个学生,学校也要保留”

  能不能让像南埕小学一样的“麻雀小学”全部搬入城区,学生的所有费用减免并提供生活费?“这不是简单地迁出搬进,如果生硬地让学生进城,家长没有在城里谋生的手段,没有父母的陪伴、不能融入新生活,学生将成为另一种留守儿童。”如何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南埕小学校长郭新克有自己的思考和顾虑。

  目前,德化县农村留守儿童368个,仅占全县学生数的1%,分布在不同乡镇。以雷峰中学为例,48人的学校占地几十亩,打扫卫生以及日常的校园维护、修葺和食宿等方面的开销,一年就需要几十万元。从成本看,他们人均占有资源远远超过城市学校。

  在这种情形下,撤并似乎成为必然的选择。

  但在德化县委、县政府的布局调整规划中,并非撤并,而是坚持“即使只有一个学生,学校也要保留”和“一个也不放弃”的原则,通过优化农村教育资源,确保农村适龄儿童接受教育

  在校长郭向阳多方寻求帮助下,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的雷峰中学已经有了学生宿舍和食堂,教室有了多媒体,学校的课程也能够开足、开齐。“一间宿舍3张床铺,6人同住,来自不同乡镇的学生就像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温馨而快乐。”学生黄玉榕脸上洋溢着满足;盖德中心小学和尚思小学是一个片区,每年六一儿童节、元旦晚会,盖德中心小学的学生都与尚思小学的学生同台演出,一起过节。

  为了让农村孩子适应城市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片区内所有学生一起参与活动,龙头学校会免费提供同款校服、统一考试卷……每一项举措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平等。

  与此同时,县教育局推出“化冷为暖、化静为动”的举措。“化冷为暖”,投入200多万元升级改造农村学校食堂、宿舍,推进“温暖工程”、实施“青菜工程”,使每所学校都充满温馨关怀;“化静为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家校联系卡,设置亲情电话,建立家长微信群,构建新型联系互动平台;持续开展片区龙头学校送教下乡、送艺下乡、学生交流等活动,激发学校的活力;开展片区内师资整合、交流,通过“支教”“送教”“走教”,保证农村学校开齐开足省颁课程,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事业,关系到每个儿童的成长和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均等的受教育条件,不仅是办好教育的重要内涵,也是在高度城镇化背景下,德化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黄文和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