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视角审视职教发展四大维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关键领域改革举措深入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深入推进。截至目前,山东、甘肃、江西、辽宁、天津、河南、湖南等开展了“整省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高地建设;江苏省苏锡常都市圈、广东省深圳市、浙江省温台两市、福建省厦门市、四川省成都市等区域开启了“合力打造职业教育样板城市”的示范区改革。2021年,人社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

    产教融合制度逐步健全。产教融合试点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27个省份已开展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工作,共有2079家企业纳入地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确定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个计划单列市作为试点建设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各地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但是,政策落实不力问题还是时有发生。构建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参与的办学格局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明确政策要求,但实践中企业作为办学主体参与职业教育还很不充分。从学校举办者情况来看,社会力量办学仅占学校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他部门(主要是行业)举办职业院校数量有下降趋势,企业举办院校占比较小。从近几年职业教育经费构成来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在职业教育总投入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社会性教育投入占比逐年下降。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到总投入的87.92%,社会性教育经费投入占比仅为0.67%;高等职业学校这两个比例分别为65.30%和0.71%。可见,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比例并不高,社会多元参与办学的格局尚未形成。另外,产教融合统筹机制也不够健全,政策落实尚未形成合力。比如对于校企合作型企业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尚未有切实有效举措推动该政策落地。还有,部分关键政策举措推进不畅。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但目前尚未得到实质性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持续强调“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但各地落实情况并不理想,造成一些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较为严峻的经费困难状况。

    (本报记者 翟帆 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