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城市创新发展 书写“惠州学院答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研究院先进涂层科研创新团队在开发碳纳米管导电屏蔽膜

    研制精密设备特种润滑材料,是破解精密制造难题的关键基础技术之一。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研究院精细化工团队与多家单位合作,攻克精密设备特种润滑材料的多维度可控制备等关键技术。应用相关技术生产的产品,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填补了精密设备部分润滑材料国产化的空白。

    受益于此,惠州市阿特斯润滑技术有限公司实现年产7.8万吨,年增产值超8000万元。“精密设备特种润滑材料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近年来,惠州学院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在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取得重大成果。这背后是学校坚持“立足惠州、服务广东”的办学定位,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有效结合的举措。学校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更加富有成效的产学研协同合作新模式,全方位服务惠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用卓越创新成果书写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优秀答卷。

    变“单兵作战”为“组团协作”

    南海之滨、大亚湾畔,惠州大亚湾区笃定目标,做强万亿级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研究院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发挥人才专长和学科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筛选重点方向,组建能源新材料、先进涂层材料、高分子材料等5支科技服务型团队。

    “只有组建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才能产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惠州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彭永宏表示,学校结合惠州市电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根据惠州“2+1”现代产业布局,聚焦科研重点、服务重点,遴选和培育科技创新团队,精准地找人、聚人、用人。学校引导教师把科研能力转化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把过去“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变成“国家和地方需要什么就干什么”。

    相比传统的导电炭黑,作为未来十大材料的碳纳米管,导电性能优异,可显著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池的倍率充放电性能。大亚湾化工研究院院长肖定书牵头,整合化学、材料、能源、电子等学科专长人才,组建碳纳米材料应用技术开发团队,对锂电关键辅材进行协同攻关,自主研发核心原材料,经过多年深耕,所研发的复合铝箔、铜箔、水性粘结剂等产品正逐渐实现国产替代,其中第五代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技术指标先进,试生产产品正在多家主流电池厂家应用验证。

    “原来以科研人员个体为主的单兵作战模式,已无法适应综合性创新活动要求。我校要更好地服务惠州乃至大湾区重大需求,就必须深入推进面向重大问题的有组织科研。”惠州学院副校长郑文说,学校加快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变革,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团队,融合相关学科专业力量,对接产业需求。

    激光焊接是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艺段。惠州学院智能传感与先进控制团队联合装备龙头企业广东利元亨,攻关锂电池激光焊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难题,填补了国内锂电池激光焊接加工制造装备领域的技术空白。受益于此,利元亨各类精密零部件及自动化制造装备销售收入为29.9亿元。

    具有金属功能特性的纺织制品在人身安全防护装备及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属于“工业四基”关键基础材料领域。惠州学院教授朱方龙领衔阻燃金属化纺织品研究团队,联合省内外多家防护装备企业,攻克了金属化多功能防护面料制造和集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金属功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技术进步。该成果荣获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现象,惠州学院鼓励校内科技创新团队,与企业共同组建产业链研究团队,把产业生产难题作为主要攻关方向,让研究更加务实有用,助力行业转型升级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平台成产业“推进器”

    电子元件、逻辑电路集成度不断提高,热流密度不断增大,这对散热材料提出了新需求。惠州学院教授龚伟平领衔广东省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迎难而上。他们设计梯度铝基复合材料,调控碳化硅颗粒在铝基体中的分布,达到新一代电子器件模块所需的热性能要求。目前该技术已完成多款产品的测试验证,在性能、成本、尺寸等方面表现俱佳。

    “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汇聚创新人才,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提升区域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彭永宏强调。惠州学院积极推动院系、校内、校校、校企和国际协同,按照物理空间实、研究队伍实、目标任务实、投入保障实的要求,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学校突出平台的集聚效应和服务效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惠院研发,惠州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

    水性氟硅树脂国产化,一直是困扰涂料行业的“卡脖子”难题,惠州学院肖定书博士带领先进涂层创新团队,联合广东巴德富(涂料树脂生产龙头企业)、中科院广州化学所等单位,组建广东省“先进涂层材料”工程中心,发挥产学研优势,自主研发并实现水性氟硅树脂产业化,使合作企业新增产值超10亿元,推动了涂料水性化发展,该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惠州学院共有32个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其中国际创新平台1个、省级平台10个。学校还与TCL、德赛、华阳、比亚迪等企业共建研发平台,承接50余项纵横向科研项目,申报80余件发明专利,孵化5家企业。

    很多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依托校企共建的惠大-思创新型建材联合开发中心,联合广东思创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新型建筑材料。新材料不仅将原有建设工序“合三为一”,还便于自动化操作等。联合开发中心现已研发出10余个新产品、5项新工艺,直接助力企业发展。

    “松绑添力”点燃科研创新星火

    2017年横向科研经费30万元,2020年300多万元……大亚湾化工研究院科研经费为何涨了十多倍?重要原因是教师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变高了。对通过科研创新服务地方产业的教师,大亚湾化工研究院在绩效分配方面,突出工作质量,加大科研业绩分配比重。

    “学校用好评价‘指挥棒’,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引导老师们紧瞄区域所需、学校所特、个人所强,确立科研攻坚的重点和方向。”彭永宏说。惠州学院坚持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推进“含金量高”的体制机制改革,充分调动教师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还完善教学科研型、教学型、技术服务型等不同类型教师职称评审体系,让各类优秀人才都能在专长的赛道上脱颖而出。

    惠州学院将不低于转让收益的80%奖励给科研成果研发转化团队。学校在评审职称时,技术转让成果达到一定额度的教师可直接走“绿色通道”。评价“杠杆”激发创新动能。近年,惠州学院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呈“井喷式”增长。近5年,学校共获得授权专利385项,其中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占比为82.03%。

    惠州学院围绕惠州市“2+1”现代产业体系,精心组织61支科技特派员团队,进驻企业和农村,摸清需求,对标解决实际问题。仅在2021年,学校25支团队获省、市、区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镇扶村组团式帮扶项目立项。另有9名企业科技特派员与发榜企业技术悬赏对接成功,签订9项技术服务、开发合同。

    智库助推城市发展与软实力提升

    如何打造集聚创新动能的“第二岛链”,让更多创新资源在惠州聚起来、活起来?惠州学院惠州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瑞卿教授带队,探索“第二岛链”产业布局及集聚创新发展新思路。研究成果为惠州市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实施方案提供了参考借鉴。中心服务地方重大决策,深度参与政策文件制定,已完成100多项服务地方的调研项目。

    心怀家国,聚智辅政。近年来,惠州学院聚焦区域经济、产业、文化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坚持问题、需求、成果导向,源源不断地产出具有思想性、建设性、科学性、前瞻性、独立性和特色化的智库产品,为地方及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撑。

    教育学是惠州学院教师教育发展特色的传统优势学科,学校长期以来通过探寻实践规律、开展政策咨询研究、解决一线教育教学难题等方式,为地方教育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多篇专报、提案等被相关部门采纳,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教授陈伟的研究成果获国家教育部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21年,学校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惠州乡村土地广阔,乡村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1%;乡村居住人口164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7%。如何高效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惠州学院与地方共建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对示范创建单位逐个把脉问诊,开出“药方”,以清单式推动乡村治理标准化工作。在相关部门领导下,研究中心助力惠州7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0个镇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100个村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建设一流城市,需要一流文化。龙门农民画是惠州地区极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2005年,学校就成立了龙门农民画数字馆和龙门农民画研究会,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2020年学校获批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龙门农民画),2022年龙门农民画科普教育基地入选广东省社会科学科普基地。学校通过课程集群、社团活动、产品研发、宣传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大龙门农民画的国内、国际影响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