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好奇的心一个温柔宇宙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给孩子的另类科普:一万亿个外婆》
劳佳迪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生死、时间、宇宙究竟是什么?当孩子提问时,请不要搪塞,这是心灵急速成长的证明。在青年科普作家劳佳迪看来,好奇心不应被搪塞,它值得悉心呵护和用心回答,但怎么回答是个技术问题,这也是劳佳迪一直关心和思考的事。

    去年夏天,劳佳迪带着30套画材,由新疆入藏,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国境线行走了53天。她把《给孩子的另类科普:一万亿个外婆》书稿中汇集的科普知识带到西藏,一路上搭车、徒步、骑马、翻山,深入藏区最偏远的村庄,给1000多个孩子讲了11堂星空幻想课。

    “很久以前,其实人类就已经发射了一艘宇宙飞船,它起步的时候慢悠悠的。可是当它经过我们太阳系的其他邻居——土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时候,这些行星都帮助了他,它们都用力地推了它一把,所以飞船就继续向着太阳系的边缘飞走了。现在2022年,它基本已经到达太阳系边缘的位置,马上就要飞出去,到达宇宙更深的深空之中。”类似的讲解时常出现在她的星空幻想课上。

    孩子们根据她的描述,画出了对星空的想象:4岁的丹增桑杰画了一根管子表示火箭,上面插着中国国旗,国旗上的星星飞出来,散作天上的星星;三年级的小次仁康卓在宇宙中心画下冈仁波齐雪山,雪水融化变成一座圣湖,地球人在圣湖里划着飞船,远远张望地球;四年级的达瓦次仁在太空中画一座黄金房子,专门收留宇宙中无家可归的人,因为“我们地球人是充满情感的”……

    在很多人看来,科学是纯理性的,很难和感性的美的认知衔接起来。然而星空幻想课的实践让劳佳迪更加确信美是感性的、天然的,用来启发科学刚刚好,或许,科学就是一种描述生命的另类诗篇。她在《给孩子的另类科普》中,打破了一板一眼的科普口吻,以温柔生动的语言风格、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简明流畅的插画,巧妙融入物理、生物、科技等知识,使得小读者在趣味故事和通识教育中感受科学之美。

    在星际旅行中,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变身为“高领衫叔叔”带着小星星,体验星际旅行的不同方案:乘坐“鲸鱼号”核聚变宇宙飞船,借助行星和双黑洞的轨道引力实现加速,以及借助反物质引擎和穿越虫洞等。

    在分子之旅中,“鲸鱼号”摇身一变,成了一架喷气式老爷车,带小星星参观人造分子的奇妙魔术。劳佳迪从微观的分子层面,请薛定谔、芭芭拉·麦克林托克、约翰·格兹等科学家依次出场。她也借由小星星的眼睛,去洞察DNA、分子机器和分子马达的奥秘,从而形成对生命更深刻的理解:生命这样一种秩序是如此了不起。

    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科学是为了什么呢?在好奇心被满足之后,我们还需要知识吗?通过这场漫长的书写旅行,劳佳迪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只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是远远不够的,她更想将这些认知传递出来,帮助孩子和宇宙生命之间形成一种温柔而又理性的关系。知识只不过是我们用来照料好自己人生的工具,这种认知上的力量远比知识本身重要得多。

    当孩子越早明白,人类只不过生活在窄得可怜的可见光的光谱上,并正视自己在宇宙和生命面前的渺小,就会越早获得一份正能量,即一种平静的幸福感。与此同时,当他们深入理解世界和生命的运行法则,就会更能懂得爱,爱自身了不起的生命,爱自己身体里那些全力运转的分子机器,爱身边的亲朋好友,爱一切微渺但蓬勃不息的生命,以及创造这斑斓奇迹的世界。这种认知的力量,终将为孩子在人世间的漫漫长旅,埋下一些明亮火种,提前照亮那些或与人生照面的焦虑、孤独与黯淡时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