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笔记从“素养立意”看教学设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4-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小站》是六年级的一节语文课,小瞿老师以这节课作为新教师培训的展示课。她的教学目标是:抓住关键语句,感受小站“小而精”的特点;理解作者对小站工作人员热爱生活、忠于职守的钦佩和赞美;逐渐养成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的好习惯。教学过程是:新课导入、交流预习收获、探讨思考、感悟写话、课堂小结五个环节。

    《小站》是教材第五单元“阅读”中的一课。从课文编排和设计看,有阅读和写作两大目标。小瞿老师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写话,写话是一次学习的升华,让学生在阅读感悟基础上撰写一段留言,表达对小站工作人员的钦佩和赞美。

    设计不可谓不好。可是,实际情况是“写话”仅仅停留在复述和模仿学习的层次,立意还不够高。以“项目化学习”的思路来看《小站》教学,设计还可以改进。项目化学习提倡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怎样修改教学设计?我想到的方法之一,是把原来的设计“如果你是旅客,你想在留言板上对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说些什么?请把你心里的话写在留言板上”,改成“你来到了这个北方的小站,看到了小站的温暖和春意,然而今天我们面临着防控疫情的复杂形势,你想在留言板上给小站的工作人员留下什么话”。方法之二,在留言板上留言,需要注意哪些格式?方法之三,你既想给火车站的工作人员留言,也想给过往的旅客留言,那么这两句话应该怎么说比较合适?

    我观察的这个小组学生都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留言表达了对火车站工作人员的感谢,可见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没有挑战性,教学还只是“模仿”式学习,把教师刚才教的学习内容再重复一遍。

    我在阅读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学生撰写的留言只有一句话两行字,既没有署名,也没有日期。我想到作为一份留言,是需要讲究格式的。没有署名和日期的留言,还缺了一些内容。我问旁边的一位女生,留言需要署名吗?她点点头,于是写上了名字作落款。我说需要日期吗?她写下了日期。我说:你自己是旅客,对吗?在署名的前面写上“一旅客”,可否?她落笔写了“旅客”,没有加“一”字。很好!说明学生是有思考与判断能力的。我问:是否需要在留言前面加上“称呼”,以表示写给谁的?女生若有所思。我们还没有讨论出答案时,下课铃声响了,于是留下了一次没有完成的讨论。

    “赞美工作人员”是瞿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她的板书也突出了“赞美工作人员”的立意。

    板书:小站→{偏僻、宁静、春意盎然……}→赞美工作人员

    从这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看,“赞美工作人员”的立意还可以商榷。至少这个立意有点浅显。我们可能小看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是我通过观察的20节展示课上得到的认识。“赞美工作人员”的教学目标放在小学三、四年级可能比较合适,到了六年级还是读出“赞美”显然有点肤浅。

    从“素养立意”看教学设计,把《小站》教学放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让学生经历一次“情境性”学习,学会表达对小站工作人员的崇敬之心,进而表达对过往旅客的仁爱之心,是一次有挑战性的学习。这样的微改进,已经把创造性思维培养转化成了具体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小站》过程中,让学生重新温习写信的格式,使知识(会抓住关键词语)、能力(写信的格式)、素养(创造性表达)融会贯通落到实处。如果教师这样来设计教学,就超越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的教学,抵达“素养立意”的高水平学习了。

    (作者系特级教师,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原科研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com/skin/boke/js/main.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