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美好生活“贵全”如师从未走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转眼,离开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简称“如师”)校园20多年了。同学们偶尔聚在一起,都能完美地“复盘”当年的校园生活。

    经常有人问我,当年为什么报考中师?一个15岁的乡村少年真的没有那么明确的认知,还记得初中老师的话——你们几个成绩好的,第一志愿选师范,第二志愿报县中。可以说,我们大都是以中考“胜利者”的姿态走进如师校园的。

    记得第一次普通话课,徐晓华老师要求所有人依次读一段话。我刚读一句话,徐老师就说,你是海安的?仅一句话,我就充分暴露了海安方言的几乎所有“特点”。这样,我就顺利进入了一个组织——普通话帮扶小组。底子不足,老师既不为难你,也不放弃你,这就让你不得不成长。

    如师三年,我后两年都是“三好学生”。一年级没当上,因为体育没有达标。我第一次懂得,体育也很重要。这时我才明白,如师是一所没有主科与副科之分的学校,每一门课的学习都来不得半点马虎。

    三年的学习,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也从老师身上得到一种言传身教,收获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里的知识是有画面、带情感、会迁移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感觉”,每次提到这个概念,我就会想起方健华老师的那个苹果。因为,学这个概念的时候方老师是带了一个苹果让我们去“感觉”的。我还作为学生代表,啃了一口那个苹果。于我而言,这个苹果就与砸在牛顿头上的那个苹果一样重要,终生难忘。

    物理学上,关于“光的折射”有这样一个规律——“光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将会发生折射”。在别人看来这就是一条普通的物理学规律而已,但留在我记忆深处的这条规律是带有吴钧达老师的无锡腔调的。

    我们的生物课是蔡筱祥老师教的,他从来不需要带教材进课堂。走进教室,第一句话常常是——“你们7班讲到第几页了”,然后就悠然开讲……我这才知道,所谓熟悉教材竟然可以到这种程度。

    何平老师教我们文选课,他带我们召开班级读书会,一起品读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是我第一次听说“余华”这个名字,也因此爱上了他的文字。虽然我现在教数学,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对文学的热爱。

    ……

    不少人讲,当年中师生很优秀,他们做了老师是教育之大幸,却影响了个人的前途。我觉得未必。也许,很多人还真不太了解当年的中师教育。对我个人而言,在十五六岁时,在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够接受中师教育倒是人生的幸运。怀特海关于教育的目的有这样一段论述:“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有艺术般高雅。”

    我觉得当年如师的教育大致就是这样的,既给你精准的小学教育专业知识,又有广泛的文化基础。当年文选课上的名著阅读,说唱练习课的口头作文,音乐课的个人弹唱,人手一样的乐器选修,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练习,都是指向全人发展的。

    至今,我都记得如师的校训“贵全”,贵在全面发展、全人发展。学校东西长巷门楣上悬挂的两块额匾“做人育人”“读书教书”,先做人再育人,先读书再教书。我觉得,我们很幸运,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了最美好的教育

    读大专的时候我是学习理科的,所以刚工作我理所当然教了数学。后来,因为学校工作需要我又教了两年语文,竟然教得挺好,大家都很好奇。再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我还教过科学、体育、美术、劳技、思品……都能较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因为我中师的底子还在啊!

    我们还有一些同学后来当了公务员、做了新闻工作者,也都在自己的领域干得风生水起。中师教育是为人生打底的教育,首先培养的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不仅是教你当教师。如师给予我们的教诲或影响是终身的,并不会因为青春的结束而终止,只不过方式不同罢了。

    于我而言,如师从未走远。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