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质量监测分析谈“双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正确的学习导向与评价导向是“双减”的基本原则。在疏导家长忧虑的同时,各方都要将端正评价导向、转变学习方式作为巩固“双减”成果的关键。本文结合前几年浙江教育质量监测的情况讨论“双减”的意义与策略。

    聚焦作业管理

    作业管理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环节。中小学作业负担较重问题的症结在于对被动学习与低阶学习的忽视。因为许多成年人误以为被动学习与低阶学习也是学习,听凭这些可能表现为考试分数增加却是无意义的“假学习”的泛滥。在很多家长和教师的习惯认识中,多做作业有助于提高成绩,多做作业肯定比少做好。于是,学生作业便悄悄增加,题海训练见多不怪。作业真的多多益善吗?在一次面向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素养与学习状况调查中,数据实证给出了否定回答。调查发现,对于学业中上的学生来说,作业多做少做一个样,过长的作业时间对学业几乎没有影响。对于学业中下的学生来说,增加作业对学业成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于学业落后的学生来说,增加作业的学业促进作用在作业时间120分钟时有一个“天花板”,超过180分钟后,作业越多成绩越差。

    这一发现似乎有些意外,但也是情理之中。在初中阶段,每天作业量超过90分钟,再增加强化训练对于学生学业已难有帮助。我们应该调整学生学习投入的方向,寻求作业转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活学生的高阶学习。

    重视学生主观负担感受

    简单增加学习投入,延长学习时间,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业水平。控制客观负担与学习投入是“双减”的首要战役。但要深层次落实“双减”,还要透过客观负担事实,体会学业负担之实质与影响机制。

    中小学生面对学校、家庭安排的各类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生活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如果学生面对压力的体验是积极的,那么压力即为动力,“皮球拍得越重,蹦得越高”;如果学生面对压力的体验是消极的,那么压力即为负担,“用槌去击打皮球,迟早会戳破它”。减负的真正意义在于如何防止压力转化成负担,防止学生主观负担感受的恶化。

    学业负担的实质是学生面对学习任务与环境的消极体验。我们可以从主观负担感受和客观负担事实两方面描述学生的学业负担。客观负担事实是一组表观指标。主观负担感受才是影响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变量,它与客观的学习投入、任务量有关,但同时也与学习者个体的耐受力有关。这就好像“排名次”对于前30%的学生,激励的可能性更大,而对后70%的学生则基本上是挫伤;不同的学生同样连续作业两小时负担感受并不相同,学习意愿较好的学生所体验到的“负担感”相对较轻。

    “负担感”是不可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内驱力的,只会强化那种外在的逼迫和那种“眼中没有光芒的努力”;它会让简单化的训练替代思考,替代关于学习方法的悉心体会;它会让学生身心疲惫,产生生理或人际关系上不良的应激反应,改变学生对于生活的阳光态度。

    学生的学习体验与负担感受,决定着学生向前还是向后的方向选择。“学生学习体验”应该是减负讨论的核心词。“双减”既要重视客观负担事实,也要重视主观负担感受,才能真正控制学业负担对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

    洞悉课外补习的假象

    教育质量监测中也发现课外补习能“提升”学生学业的证据,补习两门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最高。但这一“提升之效”应该归功于补习,还是另有原因呢?PISA等国际大规模测验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好的学生学业优秀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我们对课外补习所产生的学业提升的真正原因有些怀疑。

    于是我们采用变量控制法,控制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发现原来的弧线变成了下降的“坡线”。这表明在控制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后,随着课外补习科目的增加,学生学业成绩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原来所见的“补习之效”,更多源自这些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自然影响。这让许多原来赞同课外补习的家长诧异了。这一结论似乎与人们的一般认识相左,究竟该相信谁?

    我们依据学生的主观负担感受,将学生分成负担感受较重、一般、较轻三组,研究控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后课外补习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只有在学生负担感受较轻的情况下,适当的课外补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才是有效的,否则不仅无效,还会加剧学生对学习压力的消极体验。这既解释了人们直觉所以为的课外补习有效的条件,也揭示了学生大面积参加课外补习的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道理。

    “双减”以来,学校方面基本是拥护的声音,但家长方面也有许多焦虑的表达。这源自社会上成人对子女发展的较高期望。教育质量监测给我们一个意外的结论。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与子女的自我期望一致时,子女的学业发展是最好的。家长教育期望如果偏高,则期望值比偏低产生的消极作用更大。这提醒人们,家长应与子女保持良好沟通,应尊重子女,合理期待,而不应只站在成人的立场过高要求子女。

    (作者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