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新力量江苏徐州云龙区:“云学”助力学生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7-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年来,作业越来越多与学习负担过重、创新能力下降甚至教育焦虑关联在一起,成为教育改革的热词。“如何发挥作业功能,促进学生自主、高效、个性地学习”“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通过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完整成长”……这些问题成为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教育人的新思考。

    云龙区基于课题研究成果,依托作业管理平台和精准教学云平台,探索数据驱动下的“减量优化”路径,推动区域整体实现个性学、针对教、智能改、精准研和高效管,让作业为孩子成长赋能。

    作业管理平台让作业量减下来。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云龙区研发了作业管理平台,并于2021年9月开学后在全区推广使用。作业管理平台的使用,让作业时长可控、总量可控、质量可控。

    时长可控是给作业题目添加预估时长的“标签”,实现作业时长数据的统计;总量可控是科任教师通过作业管理平台布置作业、设定时长,如果各学科作业总量超时,系统就会自动预警;质量可控是教研员和学校业务领导通过平台关注作业内容的合理性、作业形式的丰富性、作业分层的针对性等,并及时给予指导。使用一段时间后,结合教师的反馈意见,作业管理平台新增设“推荐优秀作业”“评价他人作业”“共享优质作业”等功能,让师生能够共享优秀的作业设计。

    基于作业管理平台的应用,云龙区已形成“作业公示—超时预警—用时反馈—调整优化—提质增效”的管理闭环,使作业量真正减下来,学生负担轻下来。

    精准教学云平台让作业更有效。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课堂教学质量提上去,学生负担才能减下来。在徐州市“学讲”行动的指导下,云龙区提出了“四学”课堂,即开放自主学、结伴互助学、精准有效学、持续深度学。“四学”中教师对“精准有效学”一直比较模糊,自从使用了“精准教学云平台”,“精准有效学”有了数据支撑。

    在具体操作中,课前教师采集学生前置性预习数据,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确定教学的重难点,使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课中学生当堂练习后,通过扫描仪即时呈现学习效果,教师根据学习反馈优先讲解学生的共性问题;课后教师一键布置“靶向作业”,使学生的课后练习做到“私人定制”“一生一案”。

    目前,云龙区有31所中小学、342个班级使用精准教学云平台,形成了“数据分析诊断学情—问题导向设计教学—精准教学课堂提质—智能作业有效练习—靶向作业补偿拓展”的教学流程链,在精准数据支撑下课堂教学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云码云学”把名师“请回家”。将大数据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深度融合,云龙区开展了“云码云学”行动。“云码”是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和“彭城课堂”等平台上的优质资源,按照学科、年级、单元、课时等进行梳理成集,并生成可以推送的系列二维码供广大师生使用。“云学”是不管何时何地,学生只需要通过微信“扫一扫”就能利用网上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云码云学”既满足了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需要,也为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撑。家长通过手机扫码就能把全国各地的名师“请回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云码”自从今年3月底推广应用以来已传播到省内外。各学校在“云码”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应用,结合校本资源进行有效链接,制作生成了特色二维码。如解放路小学的“讲题小先生”、公园巷小学的“有声改错题”等,学生成为学习的小先生、小主人、小讲师,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让思维可见,让学习发生。

    多元化设计让作业更有趣。为改变作业内容统一、形式单一、过于机械重复的痼疾,云龙区从几十年前就开始了作业多元化、层次化的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关注差异、着眼选择,通过多元化、层次化的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在区域推进中各学校涌现出许多具有引领性的经验和做法。如民富园小学数学教研组通过4年的探索,以“数学日记”的方式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潘塘中心小学从“问题聚焦、设计意图、学习目标和任务实施”四个方面开展项目化学习,两年来已开展了《小筷子,大中国》等10多项项目化学习。

    下一步,云龙区将从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应用性等方面进行优化,努力实现“双减”政策下作业的提质增效,形成新课标理念素养导向的学科作业新样态。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教师发展中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