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让”出精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只有年轻教师才玩得溜?“70后”教师王羽用行动证明,在技术面前年龄不是问题。年过40的王羽才首次接触微课,此后8年时间,她带着师生做了5000多个微课并形成了“让学课堂”模式。在此过程中,她从一个张口要答案的人变成了自己找答案的人。

    ————————————

    提起“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许多人认为那是年轻教师要研究的事,他们才玩得溜。不可否认,年轻更具优势,但年龄不应是“拒绝”信息技术的理由。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屏山校区的“70后”教师王羽年过40才尝试做“微课”,继而带着全校师生共同参与。8年间不断探索尝试,“让学”理念在王羽心中慢慢凝聚,形成了“让学课堂”模式。王羽强调,“不管什么理念、什么模式,都要看得见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书本让学生研读,问题让学生主动提,见解让学生自由讲,重难点让学生充分议,思路让学生自己悟,规律让学生反复找,总结让学生慢慢写,收获让学生主动说……

    如今,王羽带的几届学生已经积累了1000多个原创微课、25个专辑,有近10万次的点击量。王羽也被身边人称作“技术强人”,她却评价自己“只是一个把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得比较充分的数学老师”。

    其实,任何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特别是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因为“长久以来经验和理论的储备让人做起来更得心应手”。

    “突发奇想”并非凭空产生

    王羽第一次制作和使用微课,源自一次“突发奇想”。

    2013年11月,王羽准备外出开会,但又不想耽误教学进度。她觉得代课老师临时上一节课,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回来还要重新落实。既然如此,何不大胆尝试一下呢?于是,她将第二天要上的新课录制成微课,拜托代课老师播放,让学生自学,接着完成课后练习。

    其实,这次“突发奇想”并非凭空产生。当年10月的一次学习中,王羽听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关于微课的讲座,了解到微课是一种在较短时间内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那次学习后我的大脑里掀起了‘风暴’,涌现出各种新奇的设想,不过并没有马上尝试。”王羽说。现在看来,应该是此前储备了相关知识,有过精心构想,才会在需要的时候“蹦”出来。

    王羽还记得,那次微课的内容是五年级《列方程解稍复杂的问题例2》,外出回来,她迫不及待地批改学生的作业,结果正确率在90%以上。“给孩子一个机会,他们会还你一个惊喜。”回忆往事,王羽说道。与此同时,代课教师也向她反馈,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感到很新奇。学习效果和学生反馈让王羽心中那把火燃得更旺,她基于教学需要又制作了单元知识点归纳、易错题、难题等微课。

    “有效的教学不是取决于教师有没有教,而是学生有没有学。”王羽认为,微课制作中,怎样让学生经历知识学习的过程是教师要认真研究的。

    从教之初,本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王羽总是精心备课,于学生易错之处反复强调,最怕学生不明白或出错误,可学生总在老地方“跌倒”。冥思苦想后王羽领悟到,“学生毕竟是孩子,怎么会不出错呢,老师要包容、欣赏学生的差错,差错的背后也许是创新的萌芽呢”。观念转变后王羽调整了方向,站在孩子的角度看教学,询问学生想怎样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思考当学生出错时该如何引导。

    培养学生中的“领头羊”

    一次数学课上,学生心雅展示的解题思路独特,王羽便在课后让心雅复述一遍,她用手机录下来并上传到班级QQ群,还告诉其他学生来观看、评论。

    “同学们都喜欢看,后来我才知道那就是微课呀!”回忆四年级的那段经历,心雅的言语里透着兴奋。

    此后,王羽在课上时不时拿起手机,或记录学生解题思路,或记录学生观点,一次次精彩的课堂生成都成为微课素材。王羽还尝试动员三五个学生成为制作微课的“领头羊”。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录制微课,模仿老师的样子提取关键词、写解题思路和结语,王羽利用早读课及讲评课向全班展示,她还在“优酷视频”开通了“让学课堂”自频道,分享学生的原创微课作品,让学生在家可以反复观看,“这对学困生来说非常有用”。

    微课新颖形式的吸引和同学的带动,让更多学生动心了,但他们又担心自己做不好。王羽鼓励学生课上多观察,多跟同学交流,关键是找例题练习练习。因为担心给学生添负担,王羽还提醒他们“不要为了取悦老师而制作微课”,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心雅是学生中第一个制作微课的,从讲解简单的题目到较难的益智题,再到主题微课,她制作的微课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制作微课的时间也从一两个小时缩短到十几分钟。学生制作微课速度的提升不仅代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还表示他们能熟练掌握知识。心雅认为,“制作微课能帮助我理解知识、拓展知识,两头都不耽搁,爸爸妈妈都支持我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微课。”

    不过,也有家长有所担心。

    就像添乐爸爸,他担心孩子制作微课影响学习,但又不好直接反对,便悄悄观察孩子。他发现孩子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厘清解说思路和方案上,并没有沉迷于上网,得出“这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做很多习题也达不到这种效果”的结论。此后,添乐爸爸不仅支持孩子制作微课,还跟孩子一起讨论微课的制作技术,这也是他一个特别的收获。

    正如家长看到的,学生制作微课并不是“炫”技巧,重点是内容设计与解读。这是王羽有意引导的结果,她给学生提修改意见时更关注知识点是否讲正确、思路是否清晰有条理、表达是否规范。

    问题就是最好的课题。学生遇到难题,不管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只要找到王羽,她都会建议:“这个问题可能其他同学也不会,你可以试着找找答案并制作成微课告诉大家。”每一个微课都是一个项目式学习,学生要自己确定选题、框架,自己写解读文稿,录制、分享、反思和修改,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2018年,王羽申请了“1加1老师的让学课堂”微信公众号,除了持续推出学生原创微课,还拓展了“让学”的外延,创新推出“让学导图”“让学日记”等学生原创作品。2020年,王羽有意识引导学生制作与教材相匹配的微课作品,学生的微课更加系统。每天下班后,王羽在邮箱里找出这一天学生发给她的微课,然后逐帧审核,再电话联系学生沟通细节。1000多个原创微课作品,都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鼓励创新的“好奇宝宝”

    教师董秀芳清晰记得第一次看到王羽其乐融融的课堂教学时心动的感觉,自己尝试后,感觉“课堂教学多了一个助教,而且非常神通广大”。语文教师陈章苗也说自己是这一实践的“最大受益者”,她回忆了上《七律·长征》一课的经历:一个学生制作了长征路线的微课,形象地展示了红军长征的路线之长、过程之艰苦,“比起看课文和资料,学生看这样的微课产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自探索“让学课堂”以来,陆续有教师跟随王羽学习,从数学教师到其他学科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王羽从一个人走变成带领一群人走,她的实践成果于2016年9月新学年开始在全校推广。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江振珍在“让学课堂”三周年典礼上动情地说,“在斗转星移的三个春秋里,‘让学课堂’在师生的互动和碰撞中演绎着教育的无限精彩”。

    “学生难过入门关,但入门后迁移就很快;带教师制作微课,技术不是关键,重点是怎样设计内容框架。”王羽介绍,带教师团队是以课为载体,通过观课、议课来研讨,研究微课类型与课型的适配性以及微课介入的时机。每周例会,团队成员做简短的技术分享,从视频录制软件、剪辑软件到视频播放平台、微课插件,大家集思广益,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微课的设计和制作中。

    为了让教师学会向学科内部深耕,王羽让每个教研组确定一个学科素养竞赛项目。英语教研组带着英语配音社群活动的设想找到王羽,王羽先声夺人:“你们组的项目想好了吗?我这有几个备选项目,你们看看哪个可行……”当时王羽已经是校领导,看着她胸有成竹的模样,老师们打起了退堂鼓。一位教师支支吾吾地说:“我们想做英语配音竞赛。”顿时,王羽变身“好奇宝宝”:用什么软件?怎样发布任务?如何进行成果收集和反馈……受王羽的感染,教师们你一言我一语描述起活动设想。

    “好!之前我提的活动不做了,就定英语配音项目,没有技术支持,我们一起研究,没有理论指导,我帮你们找导师!”王羽果断舍弃了自己的方案。此后,英语教研组还开发出家校共育微课、视频英译社团等项目。

    “有时大家意见不同,我会尊重教师的想法,有效的就是最好的。”王羽说。也是在与团队教师不断碰撞和实践的基础上,课前导学、课中探学、课后延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得以形成。

    信息技术与教研相融合的方式对王羽信息素养的提升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开始制作微课时我也是技术‘小白’,遇到问题只能问同事,后来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技能和途径也更具开放性。”那段经历彻底改变了王羽,她从一个张口要答案的人变成了自己找答案的人。成长的内在动力被激活,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性时,王羽说“不再害怕,内心更坦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别人眼中的Ta     下一篇:别人眼中的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