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游秋雨听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9-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立秋已有月余,始终没有大雨,醉翁亭前的小溪断流了。没有水,山便少了些灵气,显得呆滞而沉闷。近日上山,望着干涸的涧底,想着夏日里跳跃的小溪和飞腾的瀑布,仿佛听到了流水淙淙、飞瀑哗哗。

    半夜里被屋檐雨蓬上偌大的落雨声惊醒。暗自思忖,这样的大雨应该有水流见瀑布了——雨停后便上山观水听瀑。

    琅琊山门大开,慷慨地接纳每日朝拜它的人。朦胧之中却不见人影,没有晴日的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看来人多是害怕风雨的。平日里唧唧的秋虫,似乎也有所畏惧,闭口不语。除了沙沙雨声,一片寂静。古道两旁,浓荫蔽空,苍黑幽寂。进门不远便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扫山工。每日黎明前尚一团漆黑,他便来到山上,清扫山道上的枯枝烂叶、杂物碎石,无论寒冬酷暑,始终保持道路的通畅和洁净。仲秋时节,树叶开始飘落,风吹雨打,落得更多。雨水将它们紧紧粘贴在地面,清扫起来越发吃力。

    到了溪流下游那个最大的人工瀑——醉翁潭瀑,却不见有水流下。有些纳闷,这雨下得不小啊,怎么没见瀑布?带着疑惑加快了步伐——可是,看一个,没有;再看一个,还是没有;直到最上面那个,所有瀑布皆无水流。看来雨水还不够大,尚无法形成可观的瀑布。

    到了同乐亭歇息下来,像往常一样掏出随身携带的口琴吹上几曲。周围没有一个人,我把琴吹得很响,肆无忌惮。晴日里从密林钻出觅食的灰喜鹊,每每听见琴声便在小树枝头婉转鸣啼,今日下雨也不见了踪影。倒是同乐亭旁的几只流浪猫,一个个竖起耳朵怯生生地盯着我。我停下吹奏,它们“喵喵”地叫着,那是饿了向我讨吃的。我两手一摊,颇感愧疚地对猫儿说:不好意思,只能下次给你们带吃的啦!

    雨沥沥地下着,路边的小草拼命吮吸着雨水,挺直了腰杆,微风一吹,不停地向我招手。水汽氤氲,缓缓升腾,吸入口中,备感清新。夏花多已散去,满眼皆绿让人颇感舒适的同时又略觉有些单调。但这几日不同,一种名曰“彼岸花”的红花石蒜在路旁热烈地开着。它的鳞茎埋于泥土沉睡一年,9月初猛然破土而出,直直向上抽伸一尺多高,绽出鲜红的伞形花冠。每个花瓣向下反卷,犹如龙爪一般,一丛丛、一簇簇,在碧绿草丛的映衬下鲜艳夺目,给寂寥的秋日添了几分热闹和喜庆。

    花名“彼岸”,源其特性:花开不见叶,出叶不见花,花叶两不见,彼岸便象征着生生相错、无法相会的悲恋之意。开花需要养分富集,而孕育花的地下茎是不造养分的,必须由辛勤的叶子供给。仲秋花谢后,叶子从地下长出,采阳光纳雨露,默默无闻地积攒养分送与鳞茎,翌年入夏便自行枯萎。叶、茎、花构成了彼岸花的生命循环:花的数日惊艳,全仰隐埋草丛中的几片不起眼的叶子;叶不争宠、不越位,悄然而来,淡然而逝,不图一丝回报,连花的妩媚娇艳,也未曾瞥上一眼。

    路上游人依然寥寥,我索性再掏出口琴,边走边吹,全无顾忌。猛然听到瀑布水流的哗哗声,转脸一看,上面的那个瀑布已经挂上了“银链”。我好生欢喜,立即奔过去,掏出手机留下秋日瀑影。心满意足后忽然想到,不是雨水不够多,而是雨水落到地上,必先渗入土壤,滋润草木,剩下的才会向下流淌,且要一点点聚集,涓流变小溪,没有几个小时是无法形成下游奔腾的瀑布的。看来,凡事皆有定数,不能求之过急。

    出了山门,忽然觉得雨日登山别有兴味。

    (作者单位系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滁州分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管理慧语     下一篇:管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