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乡村教育的活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1-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长期以来,乡村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如何让乡村教育走出困境,走出一条活路,还需要多方协作。

    振兴乡村义务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国广大乡村大多处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生活条件、交通条件相对欠发达,造成了乡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短缺严重:有的学校仅有1名教师,年轻教师不想去乡村任教,即使去了锻炼一段时间也会马上离开,在岗教师大多是本村或本乡人,还有部分是老教师,年龄偏大。如何改变现状?

    一是充分发挥高师院校“学生顶岗支教”作用。高等师范院校“学生顶岗支教”已经开展多年,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乡村学校短缺大量教师,如果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乡村学校积极配合,精心设计,将“学生顶岗支教”落到实处,对大学生来讲,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运用到实践中,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且可以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对乡村学校来讲,大学生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为学校带来生机,注入新的血液,而且可以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多赢。

    二是充分发挥退休教师志愿者的作用。助人为乐、帮助他人、传递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力实施“银龄计划”,在退休教师中招募身体状况良好、精力充沛的教师到乡村学校做志愿者,无疑会提升乡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和促进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些退休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志愿参与乡村基础教育不仅可以发挥余热,而且能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乡村教师。

    三是完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乡村基础教育之根本在于乡村教师,没有一支思想过硬、技能精湛的乡村教师队伍,乡村基础教育是不可能快速发展的。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乡村教师一定的倾斜,形成完善的建设机制,比如工资待遇、职称待遇、生活待遇等,解决他们到乡村学校工作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形成自我良性循环,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因此,优质教育资源是振兴乡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必备要素。为了促进乡村学校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我们不妨拓展办学思路:

    校校联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校校联合就是根据乡村学校的布局特点、区域特征、学校强弱,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实行一所优质学校联合2-3所乡村学校,组成“1+n”区域共同体。在共同体中,优质学校对乡村教育学校的教师队伍、课程开发、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帮扶,实现资源共享。

    完善网络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改善和提升农村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并把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推进乡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作为重要手段。然而,由于乡村办学经费短缺,乡村学校网络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教育发展。教育信息技术走入乡村学校,可以为原本匮乏的教学资源融入丰富元素,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互通共享,使“互联网+教育”真正成为乡村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学生学习知识的信息源。

    多措并举,解决乡村孩子出路。乡村教育培养目标要适合乡村教育实际。建议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乡村进行调研,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乡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使乡村学校和学生通过努力实现梦想。乡村孩子的出路在哪里,有人说是考大学,有人说是上技校、进城打工,还有人说是创业。不管怎样,任何一条出路都需要知识,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但由于乡村经济欠发达、教学条件落后,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要让乡村孩子成为精英谈何容易。因此,政府应在政策上向乡村教育倾斜,扶持乡村基础教育

    振兴乡村教育是国家振兴乡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为乡村孩子的教育梦付诸行动,让乡村教育绽放新时代光彩。

    (作者系太原师范学院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