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观察教师职业的三重“悖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1-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师是一份特殊的职业,具有内在的社会性悖论——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爱是为了放飞。

    要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应当在这三重悖论的张力中摆正位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管理与教育的关系、爱与严格要求的关系。

    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一个悖论,也是一个教育常识。从建构主义哲学来看,一切的教育本质上是自我教育,一切的学习本质上是自我学习。当然,教育和学习并不会自动发生,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师是一个燃灯者,传道、授业、解惑,目的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的背后,主要指向教是为了学。教永远只是手段,学才是目的,教为学服务。但是,一些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将手段当作了目的,将自己当作了中心,课堂追求的往往只是教的效果而非学的效果。

    其实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会了。在教学中,教师关注的必须是学生学得如何,而不是自己教得如何。课堂不是教师表演和展示自己的舞台,而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最努力的人永远应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应当关注如何将课堂转变为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空间。

    当然,从教走向学,并不是教师角色的弱化或边缘化,而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努力和功力体现在学习设计之中:设计学习目标、核心任务、资源与工具、诊断与评价。而在课堂上,教师则起着组织和引导学习的职责。

    教之于学,犹如卖之于买。别人没有买你的东西,就不能说你卖了。没有学习行为的发生,就不能说完成了教。因此,教师的全部着眼点应该集中于此:教是为了学,让学习真实发生。

    管是为了不管

    管是为了不管,是为了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力。儿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其成长的过程,即走向自由、自律和自主的过程。

    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必须基于培养其自律与自主的能力,并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使用和享有自由的权利。离开了这个目的,那么教育就成了管控和压制,也就走向了教育的反面。

    比如,我们担心学生不会科学使用电子产品,于是禁止学生在学校携带和使用电子产品。这种管控行为,只是回避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短期有效。这样的做法不是教育的行为,因为这并不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自律品质,只是培养学生表面的顺从,甚至会造成内心的叛逆。

    学校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面对失败,并在选择中学会承担责任,在犯错中学会健康成长。学生真正的成长一定来自内在的自我控制,学校教育正是通过正面管教,培养学生内在的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进而培养其自主管理的能力。这是教育的目的。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我们往往容易走向两极。一种是管控过度,教育不足,培养的是奴性的顺从或叛逆。另一种是管教缺位,错把放任当作静待花开,放弃了教育者的职责,培养出来的是温室里的花朵。

    教育既不是管控,也不是放任。好的教育是通过正面管教,培养学生的自律与自主。他律只是手段,自律才是目的。管是为了不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学会自主管理。

    爱是为了放飞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它是一种更加理性的爱,是有距离的爱,是为了放飞的爱。

    前段时间,一位刚从教不久的教师,因为工作安排需要离开原来的年级。这位教师和学生感情很深,她给我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情感。我给她回了一封信加以劝慰:

    “一早读完你的信,特别能理解你对学生的感情,也勾起我刚工作时的回忆。我1989年工作即任班主任,那是我工作后带的第一届学生,也是唯一任班主任的一届学生(后来因从事学校管理,再没做过班主任),孩子们三年后毕业升入高中,然后上大学。我非常失落,之后十几年经常梦见他们。一直到2004年春节,我将他们从天南海北召回来聚会,对他们说:你们可能有许多老师,我只是你们的老师之一,而你们是我唯一的学生。这次聚会,看到他们都长大了,我释然很多,也就不再常梦见他们了。后来读到一句话: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我觉得老师对学生的爱也是如此,于是就更加释然了。”

    是的,作为教师必须有对学生的爱。但是对学生的这份爱,不是溺爱,更不是自私之爱,这是需要教师以专业的理性去对待的一份美好情感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让他们长大成人,离开母校,飞向远方。教师就是摆渡人,将一批又一批学生渡向理想的彼岸。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管是为了不管,管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爱是为了放飞和远离。这是教师职业的三重悖论,其中亦蕴含着教育的真谛。

    (作者系青岛中学执行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