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寻找写好读后感的钥匙——五年级语文下册《写读后感》习作教学设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1-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学目标:

    1. 能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方法。

    2. 以绘本《失落的一角》为媒介,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角度、立体性的思维,清楚地表达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感想。

    3. 学会给读后感拟一个恰当又新颖的题目。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

    2.能清楚地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感想表达得有观点、有事例、有情感、有新颖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言为心声

    1. 师:同学们,你们怕写读后感吗?老师想知道你们觉得写读后感难在哪里?

    预设:书读了但记不住;不知道怎么写感想;不知道从何而感……

    2.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寻找写好读后感的钥匙。

    (设计意图:以激趣谈话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加他们学写读后感的动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强化概念,“简读+重感”

    1.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学生谈发现的问题。

    2. 出示小房子图卡,请学生贴出“读”和“感”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3. 师:“读”是打地基,“感”是建楼房,所以写好读后感的第一步是多读,但内容要简洁。“感”才是楼房,所以“感”是文章的重点。

    (设计意图:用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定式,明确读后感的侧重点在于“感”。用学生自己身边的习作直观地纠正学生写读后感的常见误区,用大量的篇幅来复述书中的情节,只有读没有感)

    三、借助绘本,实战突破

    配乐播放绘本视频:《失落的一角》。

    1. 出示写好读后感的第一把钥匙:读千遍,精概括。

    2. 完成学习单上的内容:概括主要内容。

    3. 拓展补充绘本及作者相关资料。

    师:一种大智若愚的简单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失落的一角》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4. 小组合作活动:完成学习单上的内容——记录自己的感悟点。

    (设计意图:通过引言和对绘本的介绍创设氛围,激发学生对这本书探索的兴趣。然后学生小组合作,让学生从自己记忆深刻的画面中畅谈感想,帮助学生建立立体性思维,从而达到感想的丰富和充实)

    5. 小组汇报,学生自主上台板书感悟的重点。

    ?完美和缺憾

    ?得与失

    ?过程与结果

    ?自由与束缚

    ?珍惜现在的拥有

    ?勇气产生快乐

    ?知难而进、勇往直前

    ?苦与乐是可以转换的

    ?终点也是起点

    ?快与慢的辩证

    ?独一无二的我

    6. 齐读板书上的所有感悟点,出示写好读后感的第二把钥匙:多元化,找角度。

    (设计意图:以绘本《失落的一角》为抓手,以真实的阅读为推手,不仅调动了学生谈感受的积极性,也为学生搭建了从“读”到“感”的桥梁。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合作共同寻找到感想的触动点,为习作的开展做准备)

    四、巧取题目,亮出观点

    1. 擦换课题,重写板书。

    师:写读后“感”就是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想。这么多感悟点是不是都要亮出来?(不是,找一个最想写的)

    怎么亮出来最明显?(题目可以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2. 教师擦去原板书,重写成“如何把读后感写出与众不同”。

    3. 出示第三把钥匙:巧取题,亮观点。

    4. 明确读后感的取题方式:《读〈xxx〉有感》或“主标题+副标题”。

    5. 完成学习单上的内容——给自己的读后感巧取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重写板书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知巧取题目的重要性,领悟题目即观点的提取和提炼,从而达到巧取精思的目的)

    五、结合事例,落地感受

    课件出示A同学和B同学的感想。

    1. 学生对比阅读谈一谈:你更喜欢谁的感受,说说理由。

    2. 加改内容。学生再谈:这样加改之后效果如何?

    3. 教师总结出示第四把钥匙:谈感受,借事例。

    谈感受最忌空洞,言之无物。要结合自己的观点,联系文中的关键语句,更重要的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借用事例来谈体会。这样的读后感才能有观点、有事例、有情感、有真实度。

    六、书写片段,完成实操(略)

    七、展示点评,促进提升

    1. 生生择优互评。

    2. 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习作教学的片段展示和评改是促进习作持续提升的动力源。在学生读片段、生生点评、教师点拨的师生教学对话中,起到了及时启发、点拨、纠错、完善的作用,深化了对本次习作目标与方法的认知和落实)

    八、诗句结课,布置作业

    出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1. 师:这两句说的是多读书对写作有好处,读完一本书后我们要及时记录下自己当下的感悟,才能使这本书真正发挥作用,读后感就是很好的体现。

    2. 作业:请运用所学的方法选择一本好书,完成读后感。注意:观点新颖,见解独特。

    (设计意图:通过方法提炼,把写好读后感的精髓进行梳理和总结。课上的片段练习是在段落基础上进行谋篇布局的渗透,使学生获得初步的习作成就感。课后的完整读后感习作作业才是这堂课效果的真正检验。从启发到自发,为本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坂田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