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专栏落实落细“双减”“五大行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全力推进“双减”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抓手,重庆市九龙坡区全力实施“五大行动”,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政统筹主导行动。“双减”工作是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教育热点,需要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形成工作合力。为此,九龙坡区将“双减”工作纳入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重点任务,成立全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调研学校、家长需求,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确保“双减”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学校减负提质行动。落实好“双减”工作关键在于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既要做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法”,又要做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加法”,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实现在校内“吃饱”“吃好”。

    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制定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开展作业专题教研,突出作业自主探究性、综合实践性、多样选择性、科学趣味性和层次差异性,每天对作业内容、作业时长进行班级公示,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及问卷调查,做到严格控制作业总量,确保作业质量;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全面深化“以生为本、减负提升”课堂教学改革,确保课堂效率进一步优化;在课后服务方面,我们推行课后服务“5+2”“1+1”模式,每周5天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进行“作业辅导+兴趣特长培养”,开设文体类、劳动类、阅读类、科技类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学生参与率达96%以上。

    部门联合治理行动。校外培训机构点多、面广、线长,办学质量良莠不齐,落实“双减”必须抓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为此,我们专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坚持从严审批机构,对现有学科类机构重新严格审核登记,按要求全部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建立第三方预收费监管账户,切实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对全区培训机构开展“拉网式”排查,将办学不规范、整改不到位的机构列入“黑名单”。

    机构转型引导行动。如何让校外培训回归正轨,从而实现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关键在于做好培训机构合规转型。校外培训必须服务于终身学习、教育改革创新和素质教育发展需要,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一方面,九龙坡区要求培训机构不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8点半,不留课后作业等。另一方面,实行“一机构一方案”,落实“一对一”联络,指导现有机构由学科类向素质类转型,开展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等非学科类培训服务,并鼓励校外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在社会教育、学情分析和育儿研究等方面的辅助作用。

    家校社共育协同行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落实“双减”还需要家长关心学校教育、社会支持学校教育,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局面。为此,我们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培训、教师家访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形成家校联动合力;通过建川博物馆等社会资源,为学生开阔视野、实践锻炼提供更多平台;组建了教育咨政群、理论宣传群、名家名师群、立德树人群、志愿服务群,积极开展微平台、微宣讲、微学堂、微活动、微服务,多渠道宣传“双减”政策,形成了“五微五群”育人合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