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双减”促“三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了促进“双减”落地,吉林省磐石市不断梳理总结县域多年减负提质经验,提出并逐步完善“三个时刻”主题式“双减”策略,以此实现“三增”目的,落实立德树人。

    学习时刻,全面增质

    只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才能真正把“双减”落实落地。“学习时刻”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通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策略,借助信息技术平台,让全体学生学会、学足、学好。

    抓实学习过程,确保学生“学会”。具体教学中,有少部分学生不能当堂全部学会,对此我们积累、运用域内的优质资源,进行“一点一微课”资源库建设,保证这部分学生学会。“一点一微课”即一个知识点一个小微课,经历梳理学科知识点、按知识点制作微课的过程,逐步积累、形成全年级全学科全知识点的微课资源库,发挥一个微课时间简短、一个知识点主题集中、一个问题精准突破的特点,供不同层次学生使用。课前通过微课预习保证学优生“会学”,课后通过微课复习保证全体学生“学会”。

    丰富课程设置,确保学生“学足”。在开齐开足国家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学校不断完善选择课程和综合课程,以满足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兴趣特长学生的学习需要,全力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磐石市大力加强“专递课堂”建设,先后购置录播设备90余套,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储备课程资源达2000余节,实现了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村小,中心校与村小,域内与域外学校的双师同堂、优课共享。

    创新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学好”。两年来,磐石市教育局持续推进“构建主体式课堂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改革。改革立足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学而教、以学评教的教学原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真学习、深学习。

    书法时刻,特色增效

    “书法时刻”依托信息技术,开办“网络书法课堂”,利用网络教学破解专业师资短缺问题,深化区域特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磐石市教育局充分利用数字平台,开设了“网络书法课堂”。借助“专递课堂”设施设备,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面向全市义务教育100余所中小学校、4万余名师生进行网络直播书法教学,课程内容可随时回放,供学生自主学习、自由练习。

    磐石市教育局精选优秀书法教师录制在线教学课程,以年段为单位实时积累书法教学资源。专业的师资、优秀的课程,以网络教学的形式实现共享,解决了部分农村学校专业书法教师不足的难题,实现网络书法教学资源共享。

    “红色引领 绿色发展”是磐石市发展主题,“两学两育”是磐石市教育局德育特色活动。市教育局把地域文化与书法教学融合创新,引导师生通过书写红色诗词、红色经典故事展现书法教学成果,把传统的书法教育融入红色教育当中,书法育人、文化育人,培植师生的爱国情怀。

    自主时刻,挖潜增能

    为了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社会省心,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精心研制作业,用心设计活动。“自主时刻”学生自选作业、自选社团、自选实践,在学习和活动中开发潜能,彰显个性,提升素养。

    自主作业,尊重差异。为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我们在充分教研、科研的基础上,结合域情、校情、生情,认真研制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并通过“人人通”平台的“智慧作业”资源,逐步积累、构建义务教育全学段、全学科“一生一作业”的闭环网络公共服务分层作业资源平台。最终,学生在自由选择中实现“一生一作业”的差异需求,教师在个性指导中实现“一生一指导”的管理要求。

    自主选修,丰富多彩。各学校积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根据“一生一选课”的需求,以“一师一课程”的形式组织校内教师结合个人特长自行研发课程,教师专长不能满足学生需求,通过聘用专业人员、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补充,供学生第二次选择。如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城南小学通过志愿者服务的方式组建了武术和口才社团。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选修课程也逐渐成为各校“一校一品”的艺术特色,如吉昌中学的《烙笔生花》、实验小学的《光影纸雕》、第三中学的《军乐团》……

    自主实践,知行合一。学校指导学生科学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主题式跨学科实践活动,包括劳动实践、职业体验及研学类作业,学生在学校、家长的帮助下自主选择。研学类作业主要包括家乡行、东北行、中国行等。当前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纪念馆、李红光纪念馆、东山红色文化主题公园、莲花山抗联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已形成一条抗联红色研学路。学生在行前规划、行中记录、行后作业中丰富了经历,丰满了阅历,丰厚了综合能力,厚植了家国情怀。

    (作者系吉林省磐石市教育局副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