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常与创变的交响——2021课堂改革年度观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日历即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循着既往的足迹,又一次推出一年一度的年终特别策划“课堂改革年度观察”。这一年因为迎来课改20年,我们在更长时间尺度下进行回望时,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守常与创变”的交响。本期,我们以此为主题的观察是写给过去的,也是写给未来的。

    ————————————————

    2021年,又是一个值得记录的年份。

    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20年,是“双减”元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站在过往与未来的过渡地带,我们会发现,这一年,口罩依然是我们生活的标配,疫情依然会在不经意间闯入我们的生活,打破既有的教学秩序;这一年,“双减”来了,课后服务和花样作业成为新常态,如果说课表是学校变化的晴雨表,那么学生学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是课堂教学的罗盘和指南针;这一年,一线教师对即将发布的新课程标准充满期待,因为新课标发布后,基础教育将整体进入新一轮课改。

    盘点一年来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的变化,创变中有经验,改革中有坚守,“双减”下有故事,现象里有风向标。我们所看到的每一次与教学有关的改进都埋伏着通往未来的线索。那些对改革总是报以热情的教师在用行动建设着更好的课堂样态:有准备的协同,有反思的倾听,有评价的任务,有挑战的问题,有方法的思考,有温度的对话。

    这的确是课堂改革中诞生的鲜活的“实存”。但是,在改革的另一面,同时并存的还有顾此失彼的“偏颇改革”,以不变应万变的“虚假改革”,以及岿然不动的“惰性改革”。

    正是这样的多元交织组成了课堂改革真实的面孔。新的一年,改革依然是发展的共识,因为不改革只能使围困教育教学的问题进一步叠加为更大的问题。

    当课改以20年度量

    2021年,被誉为“牵动了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的新课改走过20年。20年是一个历史单元,值得回顾与展望。过去的20年,与新课改相关的新理念、新概念、新标准,更像是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席卷而来,不断拍打着一线教师坚固的教学秩序。这样的拍打,一方面是在瓦解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在建设秩序。新秩序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悄然确立的。

    时间回到20年前的那个6月,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按下了启动键。20年来,课改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演进中大致经历了“浪漫期—精确期—综合期”。在每一个生动的课改现场,我们不仅看到了人们对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也看到了一大批基层教育者躬身入局,不断冲破课改天花板的热情和勇气。

    这是一场大体量的改革。20年来,课改的A面,有人满怀热情,高歌猛进,有人脚踏实地,低调前行;课改的B面,有人忙于博人眼球,只为赢得光环、鲜花和掌声,有人则早已失去了观望的耐心,沿着应试教育的轨迹越走越远,还有一些地方草率地开始,又潦草地结束。这都是课改的功利心在作祟。

    但无论怎样,在中国大地,基础教育领域的改变却在悄悄发生。许多充满争议的问题早已成为共识;波澜壮阔的新课改积淀下了一大批值得推广的教学成果。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曾在《中国教师报》撰文总结这20年课改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普及,确立了有中国特色、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带动了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

    时间是坐标,也是尺子。它能丈量出教育人的初心,也能给出未来以答案。与课改走过10年时相比,这一次并没有出现媒体广泛热议的现象,但是富有仪式感的盘点和思考依然没有中断。这一年的年初,《中国教师报》推出了“课改走过20年”特刊,5月在河南郑州召开了“致敬课改20年”主题论坛,随后《中国教育报》和《基础教育课程》杂志先后开设“纪念课改20年”专栏。

    这不仅仅是为了回望与总结,更是为了洞察与瞭望,洞察新的问题,瞭望新的趋势,并由此凝聚新的共识。回望过去的20年,有些最初预设的难题不过是“说难行易”;有些当年的热词今天已被遗忘;有些经验、概念就像一阵风吹过就过了。我们相信所有的探索与付出时间都会铭记,所有收获和遭遇的问题都会成为未来发展的资源和机会。

    20年来,尽管专家话语中期待的课堂样态与现实中教师的家常课之间依然存在一道鸿沟,但是课改的确不断进入新阶段,形成新常态,还有一个可见的变化就是一线教师“观念的水位”在不断上涨。

    当以20年的尺度定义课改,课改更像是一场改革长跑,需要做长期规划,也需要反思:改革总有一定的遮蔽性,过度关注某一方面就可能忽略或遗忘另一方面。

    站在课改20年的节点,我们检索到了“守常与创变”这一组关键词。他们是相互交织的,而非彼此对立的。课改在守常中有创新,也在改革中有坚守。

    以改课走实“双减”之路

    过去的一年,“双减”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热词。有人说,“双减”就是回归,即校外回归校内,课下回归课上。

    自2021年7月24日“双减”政策发布后,减负这个老话题便被赋予了新的背景和意义。4个多月来,“双减”带来了哪些新变化,这个答卷答得如何?时间会给出判定。

    “双减”背景下,学校不仅要为学生的“书包减肥”,让作业瘦身,还要为课后服务提供更丰富、更贴心的保障。但是,减负绝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无论学校在落实“双减”上作出多少努力,最终的教学质量都躲不过家长和社会的测量。所以,落实“双减”的治本之策是回到课堂上来,回到以素养为本的教学改进上来。“双减”需要打出组合拳,但是离开课堂谈“双减”是无力的。只有课堂高效了,作业和负担才能真正减下来。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高峰认为,“双减”是减负不减质,更不减成长。“双减”不是为了追求作业创新与变脸,而是课堂教学的求新与做实,也就是要回到课堂的实效上来。

    这一年,我们看到作为农村学校课堂改革的老典型,江苏泰州洋思中学、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在“双减”背景下都开始课堂改革的再优化、再出发。洋思中学校长曹伟林和杜郎口中学校长张代英分别在《中国教师报》撰文。杜郎口中学在原来高效课堂基础上,以“写在本子上的是作业,呈现在黑板上的是作品”为理念,继续放大黑板的展示作用,利用“黑板加班牌”形式助力课堂学习。洋思中学继续深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先学”之后有“学后检测”,“后教”之后有“巩固提高”,最后当堂完成“课堂作业”。与此配套的是,拉长备课链条,既有针对新授课的巩固训练设计、针对章节的单元训练设计,也有针对大单元的整体训练设计。

    在“减负与提质”这对矛盾中,需要明晰提质是高于减负的更为根本性的手段。那么,如何实现教学提质?一是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师,创新教学设计,让课堂目标更精准,让过程更有趣味性、体验性,让结果更高效;二是教师要做好作业设计师,加强作业的设计与研究,让作业更个性化,更生活化,更能夯实知识的习得。

    “双减”之下高品质课堂建设要做好加减法运算,即“集体备课+学情观察=高品质课堂”“高参与学习-虚假学习=深度学习”。讲好“双减”故事离不开高品质课堂建设,改课到位了,“双减”才能取得实效。当然,也离不开必要的追问:“双减”之下,教师是否更忙了,教师集体备课时间是否被挤占了,课堂教学是否更高效了,家长的焦虑是否真正得以缓解了?因为“双减”真正要回应的是缓解家长的焦虑,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局。减负的根本是要抛弃教育的“锦标主义”,逐步为教育目标瘦身,缓解教育内卷。

    项目式学习是素养落地的价值锚点

    项目式学习的价值正在被广泛认识。

    2021年7月12日,北京丰台和海淀、上海黄浦、山西晋中、浙江温州等5个区域成为首批“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区域整体改革”先行试验区。这项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领衔主持的课题正在探索项目式学习的学科化、常态化。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项目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张卓玉认为,项目式学习是国际教育的大趋势,它是育人标准、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四维一体”的系统变革。基于项目学习的目标要实现“三改两提一建”,即改革课堂、改革作业、改革评价,提高学生整体学业质量和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生存质量,建设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

    项目式学习是综合学习的需要。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杨九俊曾撰文指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体现超越学科中心的基本思想,更强调学科内部知识整合,推进跨学科学习,建设综合性课程。综合学习倡导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联结,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将来,教材可能会要求安排一定课时用于综合学习,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也都会发生相应变化。这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的分享中得到了印证。在一次论坛上,他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推进综合学习。每一门课标都要求花10%的时间来开发跨学科主题,在教材层面必须保证将10%的跨学科内容设计出来。

    在过去的一年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大会面向全球发布题为《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的报告。报告认为,课程应强调生态、跨文化和跨学科学习,支持学生获取和生产知识,同时培养他们批判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