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改路上与这份报纸相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5-12-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我,第一次接触《中国教师报》是在报社组织的“课改中国行”走进呼和浩特活动中,当时的专家讲座等让我耳目一新。此后,呼市教育局和中国教师报结为绿色同盟,托克托县教育从此开始了与《中国教师报》的更多亲密接触。

  在单位订阅的一摞报纸中,我每次都要从中挑出带着墨香的、比其他报纸略窄的《中国教师报》先睹为快。一边翻阅、摘抄,一边思考。那时,我刚担任教育局总督学,分管教学工作。虽然一路走来,有20多年的教学、教研工作经历,但如何以行政管理引领全县的教学工作,我心里并没有多大的底。此时,《中国教师报》成为我的指路明灯,这份报纸贴近教师、教学、课堂,我几乎每个周刊都会阅读,尤其是《区域教育周刊》,里面记录了全国各地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经验及许多地区课改的历程,那是我每期必读的内容。在读报的过程中,我仿佛是在与不同地区的教育同仁共同探索,边读边记、边读边想,我的思路渐渐清晰,视野逐渐开阔。如何开展课改工作?我的许多困惑总能在字里行间找到思路、方法和入口。我将每一期都收集起来,并给教科所的同事们推荐这份报纸,在阅读中共同探索。实话说,还从来没有哪份报纸让我如此珍惜……

  托克托县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从2009年随着全国的课改进程开始启动的。那时,身为教研室副主任的我在教育分管局长的带领下深入基层学校,推行“自学、精讲、训练、反馈”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进程中,总觉得给予学校理念层面的东西多,实际操作方法少。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不断摸索。2013年,我带领全县教科研室主任、中小学校长一行16人到山东杜郎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等学校实地学习,受益匪浅,同行的校长们也感到如此有针对性的培训前所未有,这一切都多亏了《中国教师报》一路指引。

  去年3月,经过深入学习、借鉴名校经验、反复探讨研究,“托克托县区域推进‘自学、展示、精讲、反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被推荐参加呼市基础教育改革重大攻坚课题竞选,并最终成功从全市100多个课题中脱颖而出。期间,又逢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落地托克托县,这在我县教育史上是第一次。当天,全县所有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教科研主任、骨干教师齐聚大讲堂,几位课改专家在讲座中直击课堂教学的要害,并介绍了简单实用的“五步三查操作法”,教师们均感到收获很大。后来,中国教师报的微信平台进入我的视线,我又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课改营养。

  回首我县区域课改的历程,我想说,“因为牵了课改的手,这条道路不好走,因为牵了中国教师报的手,我们大家一起走”。

  (作者系内蒙古托克托县教育局总督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